东方圣光基金会的三位师兄最近于10月4日至11日,在台湾省的台南与高雄地区进行弘法,走访了近百个宗教庙宇(包括佛教寺院、基督教会、道教和妈祖庙等),近十家公共和学校图书馆,和数十个商业店铺,赠送结缘了共约三十箱真理书籍、卡片、音频播放器,以及挂脖式耳机。受大德师兄委托,我将此次台南之行的一些弘法经验,做一点总结,仅代表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供日后有意去台湾弘法的师兄们参考,不足之处也恭请老师与师兄们斧正。
我们的线下弘法主要针对三类场所:宗教场所、公共文化设施(市政和学校图书馆),以及商业店铺(咖啡馆、酒店民宿)。
一、宗教场所
在台湾种类繁多的宗教派别里,信佛教和基督教的算是比较严肃的宗教信徒,他们恪守自己的宗教名相和教义,对明确说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最好只给结缘《梦》和播放器:明确说自己是基督徒的人,最好只给《爱》《让》和播放器。我们也有尝试从指导灵的角度,介绍老师的书籍是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灵爱两条道路来引导灵魂解脱的,但是这八天里,大概只有一位寺院里的师父(光某寺,台南市),对“基督的爱与宽恕可以大大缩减人修行解脱的时间”表示感兴趣,想了解,其他就没有遇到契合的有缘人,甚至有基督教会里的工作人员说,要先看看我们的书是不是“异端”,说不符合《圣经》的就是“异端”,还遇到有基督徒说,她只看《圣经》,其他宗教类的书都不看的。
为了先让人与真理结缘,我认为比较善巧的做法还是求同存异,从符合他们宗教观念的角度切入,比如,对教会的人说,我们的书籍《爱》和《让》传递的是基督的精神,里面收集了在基督的圣爱引导下,切实受益的人生命的转变。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教会的人都可以接受。
至于对佛教寺院里的僧人,我们接触和观察下来,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身体和精力不济,要么年老体衰无力修行,要么忙着建寺利生等凡俗事务,无心修行,只是在寺院里生活的佛教工作人员。对这类人,一般我们简单介绍这是一位在世的觉悟者写的修行实证,是现代版的《心经》《金刚经》,他们一般不感兴趣,但是也不反对我们将法宝放置在寺院里。这时我们会将《梦》和播放器放在结缘书架上,如果寺院里有比较像样的图书馆,我们会将《穿越死亡》《预言中的“祂”》,或者是《生死河》放置在寺院图书馆中。
第二类是像佛某山寺、中某寺,这两家有显赫背景的官方寺院,还有台南的正某寺、观某寺,这些规模宏大,建筑也比较考究的寺院,他们有比较严格的制度,不接受外来的书籍,僧人也更像是政府公务员的感觉,没有意向跟你谈修行,只是在机关单位上班而已。这类人我们接触下来,是比较优越傲慢的,我给了一本《梦》,顺应他们的傲慢,我说,想请师父鉴定一下,这些文字是不是出自觉悟者,是不是符合佛义。一般在这样的恭维下,他们都会接受一本薄薄的《梦》。其实我对自己的做法有点疑虑,如果不如法,还请老师和师兄们斧正。
第三类,是很稀少的,确实熟读佛经,渴望修行的僧人,太少了,真的太少了。我有印象的大概只有三位,我们向法师介绍书籍是在世的觉悟者写的文字,能净化、救赎灵魂,引导我们解脱死亡。僧人问老师的法名,我们说老师避世隐修,不愿立名相,不收一分钱供养,只为维护真理的绝对纯洁。我们进一步说,老师公开立下誓约,与所有质疑和诽谤他的人对赌,如果老师不是终生宣说如来第一义谛,如果他带领众生走的不是解脱死亡的正法道路,如果他心向人间败坏佛义,他甘愿下无间地狱。这样的誓言,没有任何一个凡夫俗子敢立下的,只有真觉者,才有这个胆量与证量。
僧人眼神中流露出折服,留下法宝,说会对照佛经仔细阅读。和我们接触交流过的僧人,似乎都比较着僧俗相,问我们皈依了没有,还有叫我们赶紧出家的。我们没有提及老师是白衣,不愿开始一场僧俗相辩论,只希望把老师的书籍能介绍给有缘人,他们能接受书籍和法宝,就很足够了。
宗教场所中的最后一类,就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大众宫庙,在台南分布很广,大的宫庙人流量颇大,都是来烧香祈福的。这些宫庙管理比较松散,一般都设有结缘法宝的书架,我们的做法是进去逛一圈,找到主事的人,介绍我们是从香港远道而来,想赠送一些公益书籍给大众结缘,80%我们拜访的宫庙只要有地方,都允许我们放置法宝。按数量来说,这些大众宫庙是吸收了我们最多法宝的一个渠道。
二、图书馆
到台南的第二天,我们偶然路过一座酷似历史古迹的建筑,仔细看,门牌上写着台南市中西区图书馆。进去询问后,工作人员允许我们将真理的书籍,陈列在一个自由交换的书架上,这对我们有点喜出望外,因为内地和香港的图书馆,是不可能有这么开放的包容度的。后来几天我们继续走访了一些图书馆,发现台南的公共图书馆,对图书有两种流通途径:一个是官方正式上架,这个图书会在借阅系统里能查到,属于图书馆的资产,要走这个途径需要经过每个图书馆总馆的审核程序;另一个途径简单很多,这些图书馆都有自由交换的书架,名曰“好书交换”,就是读者自由摆放和索取这个架上的书籍,这些书不属于图书馆的资产,自由流通。
我们将真理的图书,放置在了台南市的一些公共和学校图书馆,并交给了台南市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供他们审核上架。与图书馆这一类市政机构沟通的时候,尽量弱化书籍的信仰属性,政府机关对宗教类书籍是更谨慎的,我们只要介绍自己是香港过来的公益基金会,想要捐赠一些公益书籍给图书馆,这些书在台湾也有出版发行的,就可以了。
三、商业店铺、车站、地铁、火车上
其他场景的弘法就很随缘了,打车的时候可以送法宝给出租车司机,去餐馆用餐,商店买东西时,也可以随缘赠送给店里的营业员。台南人普遍算是谦和礼貌的,并且保留着良好的书本阅读习惯,我们在街上赠送的书籍,接受的人一般都会翻开仔细阅读片刻。在一些中高端的咖啡店和民宿休息区,也都有阅读书架,这类店铺比较欢迎我们赠送的书籍,允许我们放在他们的书架上供客人阅读。我们会把《爱》《让》《梦》英文版和结缘版,送进这些饮品店和民宿。现在很多年轻人流行迷茫,对前途和人生迷茫,和我年轻时候很像,这类人群如果出来旅游散心,也许会有缘看到我们的书籍。
总体来说,台湾人表面上是谦和有礼的,但是内在他们有明确的边界感,对陌生人是比较保守和防备的,他们很尊重个人意志和选择权,对强行的“推销”是容易抵触的。走进台南的商店,你会发现他们店员也不会立刻向你走来推销他们的产品,而是会等你来咨询,看你对什么东西有兴趣,再前来问你要找什么。同样道理,更有效的弘法方法,我认为是将真理的书籍和资料放在有人流的地方,供民众自由取阅,这样能更符合他们的文化。强行的推荐,虽然表现出我们的热忱,但是更多地会让民众以为我们是在推销,是有企图的,这个效果会弱一些。
短短八天时间,我们三位来台南的师兄,赠送结缘了共约三十箱真理书籍、卡片、音频播放器,以及挂脖式耳机。与佛同世的珍贵窗口期,借着真理普照的殊胜因缘,能参与播撒光明的种子,我们与有荣焉。
以上是我对这次台南弘法之行的一点经验分享与总结,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恭请老师与师兄们斧正。感恩所有默默奉献弘法的师兄们,感恩老师护持,至诚顶礼老师!
老师:祝福你们大家,辛苦了,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