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晚上禅定的时候啊,我昨天晚上禅定的时候呢,那一尊佛呀,祂醒来了。祂醒来的时候啊,不是境界,也不是状态。祂醒来的时候,带过来的一种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我,这个身心,就是我的身体和我的意识,包括我的人格——这个自我,和我所在的这个世界,顷刻间、刹那间变成了梦境。这个东西你只能去体验祂,你没办法去理解祂。

 

你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呀,他是物质的,非常地真实、立体、可见、可触、可闻,可以去分析,可以去理解。他是无限真实,无比真实的,这个现实世界。我这个身体呢,他有感受,有体验,有我的习气的欲望,有我意识的分别,还有我心灵的企图。我的人格自我非常地真实,非常地细腻,非常地立体,非常地饱满。就是我这个现实当中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个真实的、不可改变的、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这两样,在佛苏醒的那一瞬间,他就变成了一场梦境,真正的梦境,切实的梦境,就是一场……

 

那种感觉就是一种,你从睡梦当中苏醒了之后,那个梦境离你远去的感觉。就是你眼睁睁地看着这个身体的自我、意识的自我、人格的自我,自我感受、自我意识、自我的企图和自我的记忆,和人世间的现实的生活,这两者就像是梦境的那种雾气在消散一样。

 

身心自我和现实世界,这两者在佛没有出现之前,他被称之为‘业力因果’。在人世间,我们所理解到的、接触到的物质、现象、自然、山河大地、宇宙星辰、微尘、光、影、电……就说一切的一切,你所知道的能量和你所不知道的能量,你所看到的物质表现和你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这种物质微粒,他全部都是由梦境的元素,浮现而出来的境界的存在。

 

而在这个物质世界当中,活着的这个身体的我、身心的我,跟这个物质世界是一体的。这个身体,随着母体出生,他跟这个自然环境就是一体的。你需要阳光,你需要喝水,你需要吃饭,你需要空气,他跟这个物质环境是一体。他随着物质因素的养育而成长,这个成长同时也受到了,物质元素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所以说,这个肉体细胞啊,跟现实的这种自然环境啊,这两种是同一个层面的物质。但是当佛苏醒的那一瞬间呢,这个人格自我、这个肉体身心,和外界的这些自然环境、客观物质,浮现出来的宇宙万物,刹那间,就变成了梦境。

 

那个梦境我们都知道,在你睡醒那一瞬间,你会有一种清醒的那种觉察的感觉,就是你知道自己醒来了嘛。随着你觉察的不断的清醒,那么刚才埋葬了你觉察的梦境,就开始像雾气一样退去了。雾气,它是有形态的,它是白色的。但是当佛醒来的时候呢,他退去的,并不是有形有相的某一种雾气,而是一种感知力。

 

就说是,感知,他在退却。你内在的,对于存在的感知,他在像雾气一样在消减,但是他却无形无相、无色无味。他是一种……他是一种对存在的确定感,而形成的凝固的虚空。就是当佛醒来的时候,虚空的凝固和确定感的觉知,就是觉知这个东西是存在的那个‘觉知’,而浮现出来了稳定的虚空的那种状态,就像梦境一样开始消散了。

 

他没有形态,但是他是一种极尽细腻的,觉受当中的沉淀感。就是这个沉淀感的觉受,浮现出来了虚空万物。沉淀感的觉受当中,被觉受的沉淀,凝固而成的那一刹那觉知,就是一切有形有相、生灭缘起的根本。就是觉知力啊——觉知,阿赖耶识,就是一切因缘、分别、宇宙、世界、时间和空间的缘起地、缘起处、诞生点。当佛苏醒那一瞬间呢,这个诞生点、这个缘起处,祂就由凝固的、稳定的虚空,变成了逐渐消退的梦境。”——爱的温暖《晋升(上)》2025-07-11

 

“第一个是‘出离心’,渴望出离生死,渴望出离自我,渴望出离人间。第二个,‘真实,不撒谎’,可以让你分辨出来你真实的动机意图,从而在你动机意图当中,去选择那个符合真理的标准。第三个就是‘虔诚’,你对于神佛、对于天堂无上的、至死的虔诚,这个虔诚可以破除你的心识对于人间的虔诚,你知道吗?

 

不然的话你怎么修行呢?你认为人间那么现实的话,那天堂就不现实了。如果你的内心当中对于天堂的虔诚,对于真理的虔诚,对于爱的虔诚,对于神佛的虔诚,大于了对于你自我活着的虔诚,那么这个虔诚心就真的可以在你自我死亡的时候,展现出来那无穷无尽的神佛的光辉来了。

…………

 

刚才说了几点,第一个是‘出离心’,你必须得渴望天堂,而不渴望人间。

 

第二个是‘真实’,不能撒谎。不是不准撒谎,而是不可以撒谎,撒谎是在伤害你自己的灵性,因为灵性就是纯洁,是真实。真理祂只是真的而已,祂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祂就是真理,因为真实的祂永不变易。第二个,真实。

 

第三个,‘虔诚’。对于神佛的虔诚,对于真理的虔诚,对于天堂之爱的虔诚,要远远大过于你对于你自我安危的虔诚,远远大过于对人世间欲望的虔诚,远远大过于对人世间情感的虔诚。虔诚心是修行的核心和道路。

 

第四点就是‘宽恕’,宽恕足以让你的生命一世解脱生死,一世即身成佛。”

——爱的温暖《光》2023-08-18

              

“什么叫修行的人?修行的人就是,从这具身体之内,反观你的心灵,反观你的思虑的动机,在你思虑的动机当中,去深入你的动机,找到形成动机的,非常细腻的,你的今生的形成动机的体验和记忆,并且对这个记忆进行宽恕,这个就是修行的人。

 

修行讲的是,修行人的核心就是出离,就是你一定要,从这具身体当中,进入到你内心的动机深处去,去修正你的动机,将动机对人间的企图转为对天堂的渴望。

 

那么,天堂是什么东西呢?天堂就是爱。人活着的唯一的目的,在人世间存留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成为爱。爱本身就是目的,不是说是你成为爱了之后,你获得什么,而是成为爱,这就是你修行的最根本的目的。因为爱的表现,爱的核心是无私,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就没有一个被自我所牵引的生死轮回。

 

那么那个爱,只是用人类的感受,去体验祂的时候,觉得好像是不是,‘我对别人好啊,我奉献了呀,就是我无私地做了很多公益呀,这就是爱了’。这只是爱,在人世间这个泥潭当中啊,投射出来的最底层的、最表浅的那层光而已。

 

真正的生命之爱啊,祂是永恒的、完整的、无限的,祂是原始的生命的表现,那个表现里面,是无穷尽的光明和温暖。当你成为爱本身的时候,就没有一个能爱别人的你,也没有一个爱别人的你的存在。你本身是爱的时候,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这个就是神的状态。

 

神的状态,用两句话可以把祂概括了,就是觉察本身啊……神,祂是一种临在于你身心意识和思虑心之中的,像是光明照到水里面的,一体完整的一种清澈感,这种清澈感本身是脱离意识,但是却比意识更加地清醒的状态。”——爱的温暖《选择》2023-09-05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一切荣耀皆归于圣光如来。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信仰一定是跟生命挂在一起的。”(爱的温暖《时间》2024-02-12)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