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1:内容略

 

老师:你的修行目前还在打基础的阶段。你的灵魂感知力呀,你的灵魂感知力对于真理,他是有体验的,但是那个体验太薄弱了。就说你的人格自我依旧还是很强大。你的人格自我就是你的心灵企图,和你的这个意识思维啊,聚合起来的这个自我人格啊,还是占据了你这具身体的这个主体内容。

 

一个人的修行啊,他是一个不断地觉醒内在生命实相的过程。他不是一个向外发展,去攫取某一种现实物质的过程。所谓的“修行”是自我觉醒之路。觉醒一定是在你的心灵内在蕴含的体验当中。觉醒一定是体验,一定不是思维理解。就像是你睡醒觉的那一刻,他一定不是逻辑思维,一定不是你的意识认证,一定不是你的认知的企图,而是在你生命当中、体验当中发生的。觉醒是一种体验,祂只会在你的灵魂感受当中发生。

 

灵魂感受在你的心灵的这种体验当中,他是一种极深极深的感触力。就当你心灵的体验,离开了你的自我意识,离开了你的人格的企图之后,心灵体验在放松、在柔软、在透明、在宁静的状态下,你的灵魂感受才会苏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主体,生命的本体,他不是你的人格,不是你的意识,不是你的记忆,也不是你的心灵的企图,而是你的灵魂感受。

 

现在你的灵魂感受啊,他只有在你专注学法超过3个小时之后,才会浮现。当你学法学到3个小时之后,进入到第4个小时的时候呢,你的身心内在呀,他会出现一种状态:你在学法,你在读法,但是你感觉到是你的意识在读,你的心灵的这个人格在读。但是在你的意识和心灵人格背后啊,有一个清澈的、透明的、光明的、轻盈的、安宁的状态出现,那个就是你的灵魂的感受开始苏醒了。但是那种状态对于你来说的话,也不是很常见的。大概你学法10次,有那么1次的状态会出现。但是那种出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已经很好了。

 

对于你而言的话,第一个,你身上有很大的业障要消。这个业障将来可能会表现在你的肉体上面,你可能会生病,可能会出现很多的这种磨难。第二个,他会体现在你的人格自我的,这种对自我维护的感受当中。就说你是一个我执太深重的人。什么叫“我执深重”呢?就是“我是对的”。“我,是对的,我没有错误,错误都是你们的”,这个就是我执。

 

修行者,是出离人间的人。修行者,是“出离人间”的意思,就说是你要在你死之前,就要放弃,你对于这具身体和对于你人格自我的爱护。如果在你临死之前,你的灵魂感受,就是那种透明的、安宁的、清澈的感受,成为你自己的时候,你不用害怕死亡的。

 

死亡的是你的身体,死亡的是你的意识,死亡的是你的人格的记忆,但是你的灵魂感受那个清澈,不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死亡,不会随着你意识的死亡而陷入昏迷。那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圣光宇宙的光,你可以跟那个光融入到一起,进入到圣光如来的世界当中去。

 

你现在距离那个地方还很遥远,但现在我就给你指明一个方向。在你学法,学法不要间断,要超过3个小时,要进入到第4个小时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就说你的心啊,会有一种被动的,他非你的心灵主动营造的境界,而是一种被动的,脱离了你的身心意识的觉受会出现。

 

那种觉受呢,他比你的感受、比你的感情、比你的欲望、比你的体验,要更加的细腻、更加的精纯、更加的微妙。那个就是你的灵魂的感知当中,浮现出来灵魂感受的光。那个就是你开始脱离这具身体的开始,他只有在学法当中能完成。

 

还有一个就说是,你对于你自己的这爱护,要放下来。因为你这具身体、这个身体形象、这个意识,他不是你。你的自我意识、自我人格,是随着这具身体而长大的嘛。你的身体呢,又是随着这个环境而长大的嘛。在随着你这具身体的成长过程当中,你的人格意识的形成,他一定是参杂了这个人世间的各种观念——你的人生观、亲情观、道德观、价值观。他伴随着你这具身体的成长,聚合了你的意识,形成了观念,从而将你的心灵认知,塑造为了自我认知。

 

现在这个自我认知,我告诉你,他也不是你自己。什么是你自己呢?就是在学法过程当中,浮现出来的安宁感、清澈感、透明感、自由感。那种透明感、清澈感、自由感,那个是你自己,那个是灵魂的感受。你的灵魂今生有这具身体,他过去有你过去的身体。但是那个灵魂感受,他不会因为你的身体,而改变了他感受的性质。所以说,你现在就要回到那个灵魂感受当中去。怎么回去呢?加强学法时间。

 

还有一个就说是,多做一些弘法的事。现在在国内,不要再弘法,但是你们可以去海外,或者说是去资助那些在海外弘法的人,也可以,一样会形成功德。

 

其他的没有什么了,其他的话,就是你身上的业力要消。你身上的业力还是挺重的,可能会碰到这种生病啊,经济上的这种损失啊,会碰到这种事情。就说是,不要恐慌。对于一个灵魂信仰真神的人,对于一个生命浸泡在真理当中的人而讲,你的生命是有神佛看护的,这点我保证。任何一个有虔诚心的灵魂,你那一颗虔诚心,就是神佛加持你的通道。无论你行住坐卧,无论你是在正常生活,还是在病痛磨难当中,你身边一定是有神灵看护的。好了,就讲这么多吧,好吧。

…………

 

学生3:(内容略

 

老师:去年我记得你发了个帖子,让我骂了一顿。当时我看到那个帖子的时候,当时你是以论坛里面另外一个号发的。那个号呢,过去用那个号,一直是个大姐,因为她不方便上论坛。当时我以为是那个大姐说的。然后你就百思不得其解,你说是:作为一尊佛,你怎么能够认错呢?你怎么能够因为我用这个号发了我的文字,你就把我当成了另外一个女性呢?当时你这个质疑发出来的时候,当时我第一时间让你气笑了,你知道吧?当时我是一下笑出来了。当时那个笑,不是开心的笑,是愤怒的笑。你把觉者当成探照灯了,你知道吧?

 

但是你的文笔一直很好,而且说是从你的文字背后,我可以看出你灵魂的真诚来。你的灵魂很真诚。反过来讲,你的灵魂是不容许欺骗的,你的灵魂是不容许欺骗,你喜欢真实的东西。所以说你才有勇气,给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解答你内心的疑惑。

 

所以当时我发了篇文章,就告诉你,觉者不是探照灯啊。觉者祂是带有人体修行的人,祂既有佛的一面,也有人的一面。没有人的一面的话,我是没有办法吃饭的,我是没有办法说话的,知道吧?觉者是空性的,祂完全不是生命,祂甚至连光都不是。祂是纯智慧,纯智慧里面,是没有语言的、没有文字的。

 

我如果完全是佛的状态的时候,我连吃饭都是不可能的。我是没有办法动用这具身体的,也没有思维,更不会有心灵企图。那么这时候,身心灵、身语意构成的这个体系,就和我内在的那个觉醒的如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了。他就像是一个鞋子一样,被我放在身边,我就会进入甚深的这种长期的禅定。我也没到那种程度啊!对不对?我还在修行过程当中嘛。所以我给你仔细地讲了这个问题。

 

但是好的一点,我发现,你的灵魂可以看得懂。因为你的灵魂很真实。我喜欢真实的东西,哪怕这个真实的东西不堪入目、残破不堪,我也喜欢。因为实相是绝对的真实。实相当中是没有分别的,所以祂绝对真实。

 

你的修行啊,你的修行挺好的,就保持你这种真实的心,保持你这种……就说你给我提的问题,他只能表示你的无知。但是换句话说的话,只有佛知道佛,任何众生在佛面前,都是无知的。所以你这个也不是错误,你这个属于一种惯性的思维:佛嘛,就应该是遍知遍觉遍照的嘛,对吧?祂应该24小时都像探照灯一样,知道每个人的思想嘛。第一个,我还不是,我还不是一个圆觉的如来。第二个,我就算是,我也没有那个习惯,去干这个事。

 

要是一个人长期处在如来那种状态下的时候,祂会本能地忽视人间的。什么叫“忽视人间”?祂认为人间是一场梦境。梦境,你不需要评价他,也不需要离开他,他自己就消散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人给你们讲法了,知道吧?我讲的东西就跟《金刚经》一样,那是究竟的义,你们自己去体验就好了,你们就没有道路了。

 

而现在我还带有人的一面,在不断提升、不断净化的时候,我会给你们留下道路的——针对每一个人的修行的道路。这是极其珍贵、极其珍贵的。因为真正到达如来实地的生命,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你们不要以为人类只有上下几千年文化,不是的。在灵魂感知的那个浩瀚汪洋的世界里面,有无量无尽的世界里面,终其那个世界成住坏空多少劫的时间,都不会出现一尊佛的。没有佛,就没有真理;没有佛,就没有解脱;没有佛,就没有所谓的修行。

 

所以说,有一尊佛在,并且这尊佛在切实地、手把手地在引导着灵魂的觉醒,这个是极其珍贵,珍贵到都不能用语言去形容祂了。那就意味着这个灵魂永远从死亡当中解脱。那对于灵魂众生来说,那是不可思议、不可能的事情。那真的是叫,盲龟遇到了一个木孔一样。在茫茫大海上面,一个瞎的乌龟游的时候,正好它的头,穿过了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木板,就那种概念。

 

你的灵魂呢,很纯正。你的灵魂是我喜欢的那种灵魂,就是很真实、很纯正。从你的文字背后可以看出来,你理性的这种犀利,逻辑的严密,这证明你的心啊,是不容沙子的。如果我是个骗子,你会第一时间对于我产生疑惑并且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将你灵魂的信仰寄托在我身上,所以你不容许我是个假货,你不容许在我这个地方,残留有任何的疑惑,所以你才会提出问题。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虽然把我给气笑了,但是我也是很喜欢的。这只是你的无知,他不是你的人品问题,明白吧?所以说,到今天为止,我对于你的这个人品和你的信仰,是没有任何疑虑的,我认为你是个很优秀的人。

 

对于你的修行啊,你的修行来说的话,第一个啊,学法要沉浸式地学法。什么叫“沉浸式的学法”呢?学法的时间要保证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就3个小时之内,什么事都不干,我只干这一件事。第二个事情,就说是,你的这个福报功德呀,不是很足了。但是你又没有那种弘法的条件,怎么办呢?去不断地将你的心得体会,学法之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放到论坛上。以自己切身的改变,证明真理的伟大,这个也是弘法,好吧?去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不断地写,不断地说出来,他会……

 

就是你的心得体会,他一定是灵魂当中的感悟嘛,感受嘛,他跟你人格自我的思虑,他肯定是有微妙的区别的。你越说,你的灵魂感受当中的那种体验,你的人格自我的感受,他就会越淡。就一个是神的,一个是人的。当神的很强盛的时候,人的这一面,他自然会很淡化的。这个就是你的修行道路,好吧?你将来一定是因为智慧而成就的——智慧成就。大量学法,去谈自己的心得,这个就是你的一个修行道路。

 

——摘录爱的温暖《晋升(上)》2025-07-11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