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持戒’?出离心称为‘持戒’。就说我要彻底地放弃我这具身体,对于人世间丝毫的渴望、爱恋、企图与牵挂,这个叫‘持戒’。一个修行者最根本的基础,是持戒。释迦牟尼佛临终前弟子问祂:佛你涅槃了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呀?释迦牟尼佛说:以戒为师。
这句话,真正是佛说的话,太厉害了!我修行了30年,32年了,我到今天为止,总结我整个的一生,我才发现,我的所有的成就,都是在戒的基础之上成就的。什么叫‘戒’?放弃、离舍、割舍,断舍离称为‘戒’。
我要放弃这个土豆,这个土豆就是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健康,就是我的家庭,就是我的事业,就是我人生当中的寿命,就是我银行的存款,就是我在人世间所有的执着与爱恋,这个土豆代表了一切。我要放弃它,这是我的决心,这个是我持戒的标准。但是怎么放弃它呢?宽恕它!
宽恕还有一个同义词,叫‘遗忘’,只有你真正宽恕了,你才能够彻底遗忘它。用爱与宽恕的道路,去践行你的出离心的放弃——这个就是我的教法,这个就是将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与基督耶稣的爱,这两条路融合在一起了。祂的核心是戒律,祂的根本是断舍离,祂的履行过程是宽恕、祝福、遗忘。最终回归到你的心灵很深很深的,那个接纳你的生与死,不拒绝你的丑恶与你的一切罪过,宽恕你今生所做的,所有的对与错的一切的思想与感受的,那个温暖当中去。那就是天堂,那就是光,那就是爱,那就是永恒,那就是幸福,那就是解脱。
只有爱与宽恕可以达到,但是爱与宽恕的前提是,你要与你的人格分离。什么叫‘人格’?你的执着心的总集,称为‘人格’。换句话说,将你对于今生,这具身体、这个形象、这个名字、这个感受的,一切自我维护、自我爱护,全部能够宽恕他、原谅他、善解他。将你这个一生当中在人世间形成的,对于外界的你的亲朋好友、你的亲侣眷属、你的物质、你的色欲、你的食欲、你的性欲,所有一切的执着,你都可以看淡,都能够以爱与宽恕的方法,去净化他们、融化他们、遗忘他们,直至他们消失在你的内心的宽恕温暖的平安当中。
这具身心当中,就只有你心灵的平安和爱的光明,却绝对不会有你的存在。有意识,有心灵认知,但是不会有自我认知。因为自我认知已经融化在心灵的爱与接纳的,这种清澈的持戒当中的时候,你的内心只有持戒带来的,认知背后的见精的清醒,和透过见精,传递到见精内在,以认知表达出来的宽恕与温暖的灵性的光明当中。
这具身体就是神,这具身体就变成了神的载体,这具身体之内住着天堂之主,传递出来灵性的光明与爱。祂有意识、有认知,但是绝对不会有人格的自我,你就不在死亡之中了。这具身体的死亡,对于你身心内在的爱与温暖的光明来说,意味着解脱。
光只会融入光。这具身体死亡的一瞬间,你会看到天空当中,天堂的门打开了,所有的众神下来迎接你,一道圣光照在你所处的这个山河大地。就说,祂不会照在你一个人身上,祂会照在你的方圆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的土地上。所有的众生的灵魂,都会看到天空当中、虚空当中,然后开了一扇天门,然后圣光从上而下,像水银一样,照射在你方圆几十公里的地面上面。所有的众生,都会因为你而受到天堂的祝福。
因为这个时候,随着你身体的死亡,你内在的爱与宽恕,持戒而形成的这种清净性,结合在一起,你会以神灵的形态,从你这具身体当中醒过来。那个就是,要么你是……反正都是由纯光构成的。要么你就是属于那种天堂神灵,穿着白色的这种衣服,沐浴着圣光,身上绽放着神圣的、天堂的、灵性的爱的那种圣光,然后融入到虚空当中这道圣光去,升入天堂。所有人都会看到,所有的人都会看到的。不是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他们的灵魂会看到,看到有一个天使,从地上升到天空当中去了。
如果说是你是属于……如果你是境界来源,可能不是从灵性天堂来的,可能是从另外宇宙当中来的,甚至于法界来的,那么,他也会有天……就会在你死的时候,在你身体里面显现的,在你这具肉身死亡时候,在你这具身体里面显现的,就不是那种灵性天堂,浮现出来那种爱与温暖的纯洁的光,而是那种觉性普照,临在在你身心当中的,那一种妙觉庄严的大智慧。那时候在你身心死掉的那几分钟之内,天空当中会响彻天乐,就人们,在地上的人都会听到声音的。在地上的人会听到,天空当中响起了仙乐的声音,声音非常大,方圆几十公里内都能听到,然后天空当中会出现彩虹。
然后,如果你真的是一尊法界大菩萨,或者是以佛的一尊,一个威德,在人世间离开这具身体的时候,随着这具身体的死亡,整个你所在的这个,就是你这个房子的空间啊,大概几公里范围之内,都会有一个场,都会有一种慈悲的气息的场,照在这个地方,临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以后就是一尊佛涅槃的地方。那是未来几千年世世代代的人们,要过来供养的地方,要过来顶礼膜拜朝供的地方。然后天空当中会出现彩虹,会出现仙乐。
一尊佛的圆满,可不仅仅是天堂开了门了,那是整个宇宙,十方三世一切宇宙的诸佛,都会临在的,都会临在这个空间的。一尊佛的身边,祂都是有无限无量的宇宙,有无限无量宇宙当中的众生、众王,就说不同层次的王啊,不同宇宙的王、皇帝,都临在于那个空间当中。
就说是你看这一个平方的空间当中,就是一个平方空间当中,就会浮现出来一尊佛的世界。而佛的世界的周围,又有不同层次的这种非常微观的,那种天道里面浮现出来的皇帝。他们的背后的这种世界呀,那个叫什么?有一个词叫‘金碧辉煌’,雕龙画栋的那种建筑物啊,他们都是临在于这种微观的空间当中,但是在微观当中,他们又是无比的庞大,无比的细腻。
就是在一个平方这么大的一个空间当中,里面就有佛,就有仙人,就有天上的皇帝,就有不同的仙众,而且最神奇的是,他还会有灵性天堂这西方的神也在,就一个平方大小。可是你知道,整个虚空当中有多少平方啊,有多少立方啊?整个虚空当中有多少,连方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每一个立方当中,都是有着不同的这种仙佛圣灵的存在。如果你是一尊佛圆满的话。”——爱的温暖《灵魂离体后》2025-05-06
“你把这颗执着心去掉就完事儿了。它是连带着你这颗执着心的微观的、曾经的、累世劫的习气,妄想和那个妄想曾经所在那个世界的你的生生世世的轮回,和你的一切冤亲债主全部因为你宽恕当下这颗心,而得到了历史上的你和未来的你的轮回的彻底全面究竟的宽恕。
这个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因为我自己确实体验过了,我才知道宽恕的力量,比起我过去那种修行持戒的力量,要获得的这种解脱力是,一亿,一亿倍太少了,一千亿倍吧,一千亿倍!
我过去想吃这个,想喝这个矿泉水啊,这个是我的执着心。因为执着心就是我的欲望和情感的具体化,对吧?因为欲望和情感的具体化而带动我的思维分别,才导致了外界有这么一瓶矿泉水名相的体现嘛,对不对,是这样子的吧?这矿泉水,它是我的意识分别和我内心体验感受的投射嘛,对不对?好了,可是我在没有喝矿泉水之前,我的欲望体现和我的意识分别就在呀,它不生成这瓶矿泉水也会生成我面前这包瓜子呀,对吧?过去我就把这瓶矿泉水,我特别想喝它,这是我的执着心,把他去掉了!我持戒了,不吃了,不喝了,把他去掉了!可是我内在形成执着的这个因素还在啊!我今天不喝矿泉水了,明天我又想喝可乐了,所以说我持戒就会持得我很累,我要不断地警醒自己:不能升起欲望,不能升起欲望,不能升起感受,不能升起体验。
这样的话,久而久之,我能不能有所成就?有,会有觉察形成的强大的这种宁静和专注力,会形成这种脱离身心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种清澈的空间,形成觉知的那种清澈的空间,这称为三摩地定境。但是,我这一辈子圆满不了的,我自己知道的,我这一生圆满不了。我这一辈子,就在我没有遇到耶稣之前啊,在我的生命的那个灵性没有苏醒之前啊,我这一辈子,哪怕我证到了法界的那种清醒,我也圆满不了。什么叫圆满?彻底熄灭你在三界心识之中形成的一切妄想、分别和习气,那个叫圆满。我知道自己圆满不了,因为我只是去除了表面的名相,我只是去除了内心当中对这瓶矿泉水的执着心,我并没有去除形成矿泉水的微观的习气和记忆的分别。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想喝矿泉水呀,我觉察到自己想喝矿泉水,我知道这个是我内在的习气,这个是我内在的妄想,这个是我内在的心识分别构成的我生命当中的因果业力,这个矿泉水是我的因缘,我是这个矿泉水的业力的缘起。想喝矿泉水的我,和我想喝的这瓶矿泉水,都叫因果,我就是在这个因果当中被活着的。
那么现在的我呢,采用的是宽恕的方式。想喝,没问题,喝啊,随便喝!你今天想喝一瓶,你不要说想喝一瓶了,你想喝十瓶,一百瓶,一万瓶,只要你肚子能装得下,随便你喝。但是,让觉察想喝水的这个觉察,和宽恕想喝水的这个温暖,伴随着你想喝水的欲望,一下放开了你内在的一切的习气和妄想,放开你的习气和妄想,放开你内心的贪婪和执着。但是有一点,你要将爱,将对自己欲望的宽恕,和欲望绑在一起。你时时刻刻,在你满足想要喝水的这个欲望的同时,要记着宽恕这个欲望。让宽恕背后的温暖和爱,伴随这个欲望。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我想喝水的这个执着心好像也没有那么强烈啊,哎,我想喝水的这个执着心和我想上厕所,想看书,想逛街的这个心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你会不知不觉发现一切执着心都消散了。”——爱的温暖《天堂(上)》2023-03-27
“宽恕的代名词,就是出离心——我要出离人格自我,我要出离生死轮回。那么,怎么去出离他呢?原谅你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原谅你看到眼前世界的这个自我。你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你的人格心意;你不是你的所见、所想、所闻、所尝、所触和你记忆感受当中的一切,也不是被你的所见、所想、所感触、所记忆的一切,牵动的心识的分别。你是不受‘眼耳鼻舌身意’,不受‘色声香味触法’,不受看到、听到、想到、触到、尝到、闻到,六根六识六入形成的心识执着的局限、束缚、凝固的,那个不入生死,却在生死当中,无来无去的清净的接纳。
宽恕的代名词,就是出离心;或者出离心,以宽恕来呈现。出离心并不一定非要持戒,持戒是宽恕的一个根本的条件。我很爱喝茶,比如说,我很爱喝茶,离开茶我就会死,这就是执着心。那么,修行者的话,就要从这个执着心当中解脱,解脱了这个执着心之后,就没有一个执着于茶的你了。那个心识自我的执着一熄灭,就消融了构成自我人格心愿体验的一层业障。随着那层业障的消灭,就消灭了,形成这层业障的,你灵魂过去世的记忆,就同时熄灭了,由这个记忆牵动现在的你,形成的未来的必定轮回的你。
所以说,持戒,是修行者根本根本的根本。这是释迦牟尼佛讲过的嘛:我死之后,以戒为师。我今天给你们讲的也是,修行的基础是以戒为师。戒律就是要放掉,放舍掉,舍弃掉,对于你的人生自我的任何一丝一念的执着与眷恋,只爱真理,不爱你自己。”——爱的温暖《终极意识》2024-08-20
“当你把心底里面所有的,对于这个境界世界的,局部的境界的牵引,全部都能够淡化……什么叫‘淡化’?硬生生地割舍,就是持戒。所有所有所有、一切一切一切修行的根本、核心都是持戒。什么叫‘持戒’?放弃,放弃。我戒烟啦,我放弃,我不抽烟啦,这个叫‘持戒’,知道吗?在持戒基础之上,就是具体的,对于持戒的履行。有清净呀,打禅啊,我用的方法就是宽恕他。
我过去很爱喝这一瓶矿泉水,不喝我就会死。现在我第一步就是,我确定不喝你了。就你再好喝,我也不喝你。哪怕我不喝你,我真的会死掉,我也不喝你,这个叫‘持戒’。就是我有一个对于神的信仰,大于对于我自我人格的保护的时候,持戒才能发生。”——爱的温暖《皇帝(上)》2025-06-10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一切荣耀皆归于圣光如来。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信仰一定是跟生命挂在一起的。”(爱的温暖《时间》2024-02-12)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慈悲救赎!
老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