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灵魂,当你的这个心啊,处在一种最原始的心灵的认知,对于身体的熟悉,形成的这种感受之中的时候,不再被外界的这种物质现象所抓获的时候,你的心灵的感受背后的认知啊,认知当中蕴含的这种灵魂感受啊,他就会苏醒。灵魂感受苏醒的时候,你就苏醒到了暗能量的这种状态。
这种暗能量状态当中呢,灵魂感受啊,在灵魂感受所投射出来的暗能量、暗宇宙的范围之内,这个人的生命啊,他是处在生死叠加的状态。你说他是生的吧,他有形态,但是这个形态是暂时的,他是死亡的一种过程。
任何生命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他的死亡就开始了,就是活着是死亡的一种进程。但是你说这个人身体死掉了之后吧,他的灵魂感受并没有死。这个人的身体死掉了之后,他的灵魂感受,依旧蕴含着生的因素。那个生的因素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心灵见精投射在……就是‘能见’的性质被‘所见’内涵所制约,‘所见’内涵折射了‘能见’的性质,投射出来了灵魂感受的生死叠加的状态。
这种生死叠加的状态,随着这个人累世的因缘业力的推动……业力他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抗拒的惯性。他又像是那个水呀,遇到冷空气,它会变成雨一样。空间的这种雾气遇到冷空气,它会变成水滴一样,他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力量。那种业力,他是惯性,他是你的灵魂所储存的细念的记忆,聚合了习气的沉淀,而形成的因果的推动力。这种因果的推动力呢,会牵动着你的‘所见’内涵对于‘能见’性质的折射,而投射出来,被折射之后的见闻觉知的认知,而投射到这种因果力量相续的感知当中去。
这种感知和感受一旦聚合了你的灵魂感受力,他就会变成了一种具体的投胎的状态——就是受精卵。受精卵,他随着这种细胞的分裂,慢慢地长成人,离开母体了之后,你的这身体——婴儿的身体,随着他六根的这种开始接触到现实的环境,这种现实环境的信息透过六根,开始对你的心灵的这种认知进行刺激。不断地刺激、重复,不断地刺激、重复。刺激、重复多次之后,心灵认知对于这种刺激,形成了这种本能的、生物性的、生理性的、本能性的反馈和反应。这种反馈和反应,会将灵魂感知凝聚为最原始的心灵认知。心灵认知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源头。
当心灵认知呢,开始浮现出来他对于外界信息刺激后,形成的这种生理性的、本能性的、原始的分别、确定之后,那种暗能量的生死叠加的状态,就会变成了一种确定的、固有的业力沉淀的凝固态。这个凝固态就叫‘生’——这个人活了,这个人活过来了,这个小孩有意识了,我们所谓的‘活’,就是这人有意识了嘛。意识一定不是大脑啊,意识一定是人的心灵的认知啊。你的认知,因为你失忆了之后,你的认知还在,只要有认知在,你才确定是活着的,你知道吗?只有你的心灵认知在,你才确定是活着的。这个就是人投生了,活了,活着的,这个就是人活了。
当你心灵认知一确定的瞬间,那种能量叠加的,那种暗宇宙、暗能量的宇宙状态,就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能量宇宙。能量宇宙是什么东西呢?就说是具有质量性的、物理性的、客观性的,具有运行规律、运行轨迹的,形成自然万物的一种宇宙的能量。他是由人的心灵认知,形成认知确定之后,而浮现出来的,固有的、特定的,具有质量性的、具有物质化的,一种能量的形态。
当这种心灵认知啊,跟人的六根接触,反复刺激、确定、记忆,成形了之后,开始摄取意识,对于外界形成名相了之后呢,那个物质化的、物理性的这种能量,他就会被我们的意识、记忆,塑造成为形象。
形象,你知道吗?就这东西,它是被光反射了之后,由我的手触及,由我的感受,由我的眼睛的看到,由我耳朵的听到,由我鼻子的嗅到,由我舌头的尝到,由我手的触觉,反馈给我的心灵认知,聚合我的意识,将我看到、尝到、听到、闻到、触到的这个物质,用意识将它凝固、确定下来,成为我现在心识和意识同时看到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之下,叫‘物质’;这个物质之下,叫‘能量’;这个能量之下,叫‘暗宇宙’。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呀,我们看到的世界,包括看到世界的我们啊,这两者啊,全部都是心灵上的灰尘,折射了光,而浮现出来的海市蜃楼。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现在科学已经证实到这一点了嘛,对吧?”——爱的温暖《皇帝(上)》2025-06-10
“耶稣侧重于实践宽恕,以心灵融入宽恕,温暖融化心灵,宽恕的心中,温暖绽放无限光明,幸福平安快乐,融化身心自我意识,人法两寂,实证身心幻灭,亘古平安性现前。
无限慈悲解脱了生灭缘起诸境,与圣主平安永恒同体;过程中很幸福很安宁很快乐,耶稣的教法与清苦无关,但是,实践耶稣教法的灵魂,因为心灵充满了幸福感,身心意识时刻处在,极乐光明的生命幸福状态中,所以对人间现实生活的要求,就会本能地降至最低点。
有人问我,灵魂该选择哪一个世界?
是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还是耶稣基督的圣主世界?
这要看你自己修行教法的侧重方向了。
宇宙中极乐世界的圣国,本质都是觉性呈现的圆满。
那是修行圆满的觉悟者,慈悲心性以智慧圆满世界。
佛陀的觉性,称之为‘智慧’。
圣主的觉性,称之为‘真知’。
圣主说:必须先具正见,上主才能在圣子心中所设的祭坛中与他直接交流。只有在那儿,上主方能通传祂的千古不易性,祂的真知所带给人的平安是不容置疑的。上主与其圣子并非陌路,圣子彼此亦非陌路。真知存于一切知见与时间之先,它迟早会取代两者的存在。
——《奇迹课程》
佛陀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楞严经》
从文字背后寓意的真义上,佛陀与圣主,所说实相唯一。
在修行圆满过程中,觉悟者因觉醒道路的不同,
从而体现出,最终成就的圣国,具不同的特点。
天国世界是灵魂的‘中转站’。”——《比较》2022-03-23
“我的这教法,你是通过反复地认知,反复地思想,反复地这种对比,确定祂是正法的。你不是迷信的,这就非常好,这个就叫‘正知见’,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正知见。
如果没有正知见的话,人的心灵,任何体验都会入魔的。不好的体验,你会把他当成了恐惧的这种迫害;好的体验,你就会认为自己获得了某种好处,他就会入魔的。只有通过正知见的规范,就像那个洪水来了呀,它有堤坝,它就变成了灌溉良田的资源;它如果没有堤坝的这种阻拦、分割和引导,洪水就会铺天漫地地淹没整个城市,毁灭整个世界的。那个正知见,就是堤坝。
你的正知见足,但是你的这个心灵体验啊,当中的这个福报啊,福德呀,不足以抵御你灵魂当中蕴含的这些习气的这种浪潮的翻涌,所以说是你会有这种修行状态不好的时期,这个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一样,我也是一样的。但是能够抵御这种习气翻滚的状态的,只有信仰,只有信仰——就是对于神的信。你要知道神是不会怪你的。
神,祂不是人类,祂是光。光,在光里面,就没有人类存在过。神只看灵魂,而灵魂的……所有灵魂的本来的面目,祂都是光,祂都是灵性宇宙那个终极意识呈现出来的,纯生命的灵性的完整。那个是一切灵魂的本质,所以说是,神看到人间啊,祂看不到任何一个活着的人,祂看到的都是沉睡在灵魂当中的灵性的梦境。
祂不会怪你,也不会否定你,祂也不会惩罚你。所以说,你只需要将你自己的这种堕落也好,黑暗也好,自我谴责也好,自我否定也好,全部交付于祂,全部交付于神,神自然会透过你灵魂感知的释怀与温暖,传递祂对于你的宽恕与慈爱。”——爱的温暖《燃烧》2024-10-02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一切全部交付于圣光如来!
一切荣耀与神迹皆归于圣光如来!
五体投地叩拜真神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