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某自媒体上偶然看到有人用“投射”来解说《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得好似有道理、滔滔不绝。我想到老师也曾用“投射”一词,师之言,已暗化于心,我立即发现此人有大问题,忿然留言:投射一说,还在二元论中,《心经》无上义理,岂是你等能妄议拆解的!
今天听法,听到这一段:
“它空的是什么?空的,是我认知这个餐巾纸过程当中,被认知这个餐巾纸的‘认知’,凝固的这个心的本体,他是人的见精。而见精本身,是不会被所见的事物所改变的,他会被所见的名色所掩盖,成为境界。通过境界投射出来,就变成了认知餐巾纸的我的心灵认知和意识。心灵认知和意识认知了餐巾纸,餐巾纸的名相一旦形成之后,就将认知餐巾纸的心灵认知和意识,凝固成了认知餐巾纸的‘我’。而无论是‘我’,还是这个‘餐巾纸’,都是由见精投射出来的境界。”——爱的温暖《祂的世界》(2025-05-08)
我想起这个事,反思我当时为什么生气?我确定的是,我并没有冤枉他。在此之前,我也看到很多讲经说法的“大德”“大师”,以镜喻为例,也讲过类似的话,这些人不说法还好,一说就是在坏乱佛法。佛经,只能佛来说,我等凡愚,只能背诵朗读,哪有资格乱解,还在网上大肆传播,沽名钓誉?
无论是诸佛菩萨还是老师,祂们不管用镜喻、用投射、折射,都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下愚之人好懂一点,祂们可以用一切语言,且自能圆融、应机对根,这些所谓大师,你们有这个本事吗?为了那一点可怜的名利,竟敢无所畏惧到处胡说八道?
如果有人不服,看一下王阳明的话吧: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不唤物,物不至”——《传习录》。单论王阳明先生此两语,这就是站在“认知餐巾纸的我”对应“餐巾纸”的二元对论上,那心之本体与前二者的关系,并没有说。当下那些乌鸦学舌者,有超过王阳明先生的吗?还敢去谈《心经》《楞严经》,这不是坏乱佛法的可耻行为吗?(本人无心评论王阳明先生,亦无不敬之意,只是就事论事)。
老师的说法为什么这些人没懂?或者懂了故意歪曲?我不得而知。
“而见精本身,是不会被所见的事物所改变的,他会被所见的名色所掩盖,成为境界。”(爱的温暖《祂的世界》2025-05-08)
如果有修行者,证到见精,应会明了“不会被所见的事物所改变”,这不被染着的见精,是佛(老师)给我们以及无量后续灵魂的通天之门的钥匙,你一个活脱脱的鬼,怎么能把完整无偏的佛喻肢解掉?这就是我生气的地方,关键这和《心经》无上妙义,还离得远啊,妥妥的不知天高地厚!
我估计,慢慢地,后面一定还会有人套用老师留下的“折射”一词,大肆吹嘘、沽名钓誉,我很想提醒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要耍小聪明,坏乱佛法,小心地狱无期!
老师为了我等下愚,多次用“折射”来比喻,大致是,终极意识“折射”觉性,形成生命天堂,知觉“折射”灵性为见精,见精“投射”出三界六道。以我下愚之解,老师用光之折射为喻,是为了更接近地向我们喻示“一体性”(非二元)(个人见解,不得作圣见)。如有看客,又以为偷得一词,未证言证据为己有,小心狗头!
师无数次讲法:“天堂没有时空的边界。”(《初见》2023-01-26)没有我人众生相!那么敢用“折射”者,你证到无我、人、众生相了吗?若有见师之法语被地狱之种胡乱套用,当棒喝当摒弃!
南无圣光如来!
老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