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快完全失去清醒了,必须曝光,乞求老师的加持救赎了,也祈愿得到师兄的点醒帮助。
——对不起,这个帖子会很长,是几个帖的组合。
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我并没有遇到什么外在的具体的大事情过不去了,但也许这就是我最大考验是自我的灵与魂之战?
说来好笑,这半年来让我常常一大早醒来就胸口背心发堵的是,我经常因一点点外缘触动,想写点什么,但又写不出来,就窝在心里反复打腹稿,一般就胎死腹中。只有偶尔听师的最新讲法,一激动,能顺畅地写那么几句,其余的都是不了了之,也觉得是学法化解了吧。或者好不容易动手敲键盘了,往往写出来的又面目全非,跟预设很不一样,最终也进了废纸篓。审视自己太啰嗦谄曲、不干脆直接,就此时也是写了一堆废话,还没进入正题。
好,立即进入——这两天的困惑及其引发的恐慌:我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继续写帖子,分享自己在日见闻及体验?
本来感受到海外弘法的重要,和有些师兄因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想当然,几周前就想写,但一直动不了笔。13日那天因一位师兄的外缘,感到必须得写了,终于趁着那劲头打开电脑敲打起来,但始终无法自由流畅表达,好不容易花了几个小时写到半夜终于完成,但自己一看,怎么都觉得太知识化、太学术化了,跟圣殿气息不吻合,对师兄们的修行、弘法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反而有负面作用。因为弘法靠的是神,你这些人格知识知见,说不定不但没有帮助到师兄们来日弘法,反而给师兄们凭添先入之见。
一点没有完成后的通畅轻松感,反而很疲惫,带着给帖子定的这一堆负面的义睡觉了。一早醒来,看到老师的“祝福你”,不是欢喜,而是恐慌,因为第一反应是:果然不适合!没有收录。又安慰小我:老师看到了,并且祝福了啊!很好了,快去谢恩!你还要什么?只要发心是为真理的弘传,至于实际效果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就这样内心纠结拉扯,用散心坚持着听法、读法。后来看到照师兄那个忏悔帖,很受鼓舞,下决心我也要曝光!
下面是前天写了一半又夭折的帖子:
我也要曝光!
今天着实体验了一回妄想感觉的虚幻不实,莫名的恐慌感来得突然,去得迅猛,来时无痕,去也无踪。
看到照师兄的忏悔帖,为师兄连过两关欢喜赞叹,同时得到了极大鼓励,下定决心也要曝光自己那个深藏不露不敢见人的小我。但是紧接着内心无比慌乱抓狂,来势凶猛,想缓解就抓起本不是为自己买的巧克力零食一阵狂吃——这是过去自己内心焦躁不安时的自我安慰办法。
用还剩一丝的清醒反观反思:你在害怕什么?为什么那么煎熬?稳住,住到老师的温暖安宁中去!恐慌感未消,但突然明白了那个小我在怕什么:那个小我在怕不合群,怕被孤立,怕被攻击。
然后收到一位同学需要某些方面帮助的信息,就马上一心去帮忙联系去了。瞬间就安宁下来了——真是利人乃名利己啊!
一不做二不休,趁着今天各方善缘起,干脆今天就来好好翻晒下心底的霉毒吧。小我为什么怕?因为她这大半年,特别是最近两个月越发强烈地感受到:她过往经历沉淀的太理性、爱讲理,什么都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的人格习气和做事习惯,与老师残留的人格喜好及大多数同学趋向、习惯的做法不协调,她给自己定了义,贴了个标签:少数派。
虽然知道老师绝对就是圆满究竟的清净法身佛的载体,知道真神老师绝对是平等无别地爱着每一位灵魂的,但小我思量心还是不时涌动:老师不喜欢理论,不喜欢复杂,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只要我们虔诚,而你现在做不到不思维,你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彻底敞开心灵奔向老师,你看那些能敞开自己虔诚老师的同学日新月异,迅速飞升,你还在原地踏步……忏悔这个攀缘比较的心,还是在习惯性地试图在对外攀缘中找到安宁安心。
本来,老师给自己指明的翻译佛经(即师法)的成道之路,自己也非常非常喜欢,觉得再合适不过了,觉得那颗悬了60年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因为她认定她现在真的就是个老废物,除了可以翻译佛经和学法外,其他的都没有那个能力承担了,最关键是不想做了!
从28岁开始,从成都—深圳,深圳—日本,再到上海,再回日本,30余载独自浪迹天涯,看似除了爱情家庭外,其他一切都如愿以偿了,但每个目标达成后,都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满足自豪和安宁幸福,到现在只剩下脆弱得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不堪忍受一丝压力的紧绷的心弦。
有时会有些自责神伤:我怎么就没有继承到老师的一点点大雄勇猛精神呢?
但似乎也不全是,我曾被老同学说我少根筋,可能是吧,此生几个重大的选择,在旁人看来都是很“勇猛”,让人掉眼镜的举动。
大学毕业考上了北外研究生,因为爱情至上,当时的男友已经在成都工作,于是,自己没跟任何人商量,就主动放弃了读研。
在成都端着当时还很宝贝的“铁饭碗”,却因无法忍受与负心郎同一城市,狠心离开了不满三岁的女儿,然后又带着无限的思念、愧疚、伤痛、怨恨流浪天涯。
十年寒窗,终于拿到了日本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做了两年博士后,积累了回国求职需要的发表论文,顺利摇身变成了国内名牌大学的副教授,买了房子车子,一切都安稳了,却因学生的善缘值遇《楞严经》,值遇了善知识,从此开始了网上学习佛经之旅,并感受到佛法的魅力。于10年前凭着一股冲劲——用余生赌一回,不去搞什么实证经济学,我要以身实证佛法的伟大,显发本来的面目——再次扔掉体面安稳的生活,重回日本当起了佛学系的研修生……
——————
写着写着,又觉得怎么又跑题了,你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写不下去了,曝光也夭折了。
就去擦落地玻璃窗,清理外在的尘垢,不给自己任务不给自己定义。傍晚7点多感觉发困,睡了一觉醒来9点多,拿起那本一直想通读还没有读的《让你的心住在爱之中,住在宽恕之中》,好入心!感到这本书与漫画书《爱是唯一不变的答案,永恒的终极答案》配套,效果一定非常好,我得先翻《让》!读了一半,夜深了,休息。昨天早上接着读完。又听了《光》《悲能》等高光录音,似乎明白了自己问题的结症——给自己定义了,并被定义演化出的境界牵动带跑了,就愈发迷茫恐慌了。
心里很开心,又感受到法喜,感受到老师的加持看护了。以为经过这些日子的反复折腾,好像是过了一关,应该可以不忘住在老师圣光的爱之中了,可以宽恕那个不如意的“我”了。
可是好景不长,昨天以为自己过关了,可以心平气和地做些事了,后来搜索了解日本出版方面的信息,平静简要地回复日语群帖下,一位爱钻牛角尖自以为是者的留言,翻译了一点《让》,晚上开始写日本风情(2)。
想这次以自身经历的小事,来让师兄们能感受点日本的国民特性吧。但写了两个多小时后,发现之前自己最感有隐患,想传递给师兄们的点——日本国民的信仰之殇、对中国人的印象不佳等,
完全没有写到,却写了一堆看似很有理有据的推理分析——又被不知哪个“我”否定了。
下面是昨晚写的那个未发出的帖子:
上次结合公开的统计资料分享了一点日本寺院的情况,今天就来回放下我记忆中的片段,看看我这台身心投影仪凝聚、折射出的日本国民特性,愿能给师兄们来日弘法提供些许启示。
来日旅游过的师兄可能都有感受,与国内相比,日本很安静、整洁。在日生活二十几年,我记忆中没看到过公众场合争执吵架的,也没听到过邻里的吵架声,只是偶尔会听到对面那家孩子撒野嚎哭。总之,表面上都是有礼有节,彼此谦让,说话都比较低调、委婉,不强势。
这些特点也许跟日语的特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不无关系:日语是表示动作对象的宾语在前,而表示动作、状态的谓语在后,一句话不听到最后,你不知道到底是否定态度,还是肯定态度。记得我以前刚开始做日语翻译,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方要是一句话说得比较长的话,我就很着急,因为我无法判断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前面说了很多,到最后也许是对前面整个意思的否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文、英文的表达结构是说“我+喜欢+你”,或“我+不+喜欢+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一开始就能判断出来,而日语的语序是“我+你+喜欢”,或“我+你+不喜欢”,不听到最后无法判断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而且,日语常常省略主语,不喜欢旗帜鲜明地表达“我认为……”。长期在这种语言模式训练下,形成的自我人格的思维模式也很自然而然地就低调委婉了吧。
日本人做事一般都很认真、细致,匠人精神下做出的日本产品,放到哪国都很受欢迎。我记忆中曾刻下一幕:二十年前做过一对夫妇的中文教师,忘记多久去一次,大概一周一次?每次上完课一起吃饭。有一次吃完饭还要送我个什么东西,具体是吃的还是用的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男主人非常仔细认真地为我包装,缠了一圈又一圈,当时我心里很感叹:哎呀,一个男人做事也能这么仔细啊。
多数日本人能耐住性子干细活,在我看来也与语言特性固化的潜意识因素有关:
日语同样一句话,就有三种不同的文体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对平辈熟悉的人之间用简体,商务、一般关系等场合用常体,对长辈、上级等用敬体。所以学习日语往往入门容易,发音对中国人来讲很简单很容易学,但要真正能准确熟练把握对方的意思,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应答却很难。
也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日语中保留了大量汉字,同样的一个中文词汇,在日语中可能有多种表达方式,比如中文的“光明”,日语可以表达为日本人惯用的汉字“光”,也可以是汉语流传下来的“光明”,也可以是日本本土的片假名“ひかり(读作:hikari)”,具体用哪一种合适,需要根据读者对象、使用场合多方要素来判断。
这种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细致区分,很自然就沉淀积累成了细心的人格特质吧。
多数日本人不会强势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或不满。印象中跟一位日本朋友吃饭时,曾告诉过我:如果他对这家餐厅的服务不满意,不会当场申述、表达不满,但是他不会再去那家餐厅了。
—————
今早醒来后,又感到那种入心学习师法后的满足安宁感在远去,心想:看来目前的我,还是不能去做那些看似在弘法或帮助他人弘法的事——写分享日本风情的帖子啊,查询出版社啊,反正网络搜索,甚至是那天大量时间花在看师兄们的帖子,而没有时间学习师法时,都会觉得烦躁不安。
感受到自己似乎本能地排斥师法以外的东西,排斥动用以往熟悉的逻辑思维,不想动脑筋,任何一点预设、甚至是处理杂事的目标,都会让自己想起来还没做,心就紧一下。
什么目标期许都没有,只是随性地想听法就听法,想读法就读法,想翻译就翻译,想什么时候做饭就什么时候做饭,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这样才最好,最安宁自在。但是又觉得这不对,这样会不会越发散乱堕落啊,也许就是要经过做这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才能融化人格自我啊。
哎呀,搞不清楚现在到底该怎么选择了?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状态,越来越糊涂了,不安发堵的时候多了,安宁笃定的时候少了……
这就是业力逆袭?
先放下弘法的“高大上”企图,让自己回归三岁孩童的单纯,不要给自己定那些角色职责,觉得日本这块的弘法,你义不容辞,就要为后续师兄来日做准备什么什么的。
你一介鬼魂自身难保,有什么能力去弘法?!日本的弘法也不可能靠你那点可怜的逻辑思维去弘啊!一切交给老师、诸佛护法吧!我就只管学法耕耘,翻译多少是多少,不求任何收获,不设任何预定目标,就是选择仰望天堂?就是住在爱之中、住在宽恕之中?
祈求得恩师慈悲救赎,开悟童蒙!
……
老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忏悔录写成日本游记,以及日本文化深度解析的论文了,不过,我喜欢看,真喜欢看。
你本身就是思维理性极强的人,适合思维修的道路,这是优点啊,我曾经走的就是思维修的般若道路,你走的道路没有错啊,你目前的状态,原因你自己并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绝无可能知道。
是你培育的功德力与福报,开始由内而外地净化你的心灵,开始要瓦解分解你的自我人格,开始要消融你的心灵认知、自我感受的基底了,因此你的自我感才不知所措,才抓耳挠腮,才会莫名地焦虑与不知所措。
是因为,在这具身体上,形成的人格的你,要进入净化透明的状态了,你的潜意识怕自己会失去,失去人格动机的感受,对于潜意识的心灵,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恭喜你啊,大量的翻译佛法,弘扬真理,形成的功德力,现在开始要净化你的身心人格的因素了,不要慌,不要怕,你是有上师的灵魂。
你的上师,是圣光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