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人世间啊,最根本的目的,最大的一个作用,不是改造人世间,不是给人世间带来什么福音,而是解决人的死亡问题。相信真神,修行圣光宗的人,未来去的都是我的宇宙,都是我的世界。只要你脱离开这个身体,你的生命就是有保障的。

 

那层天的生命,我看啊……第一个,他不是欲界,因为欲界的生命,他一定带身体的。欲界、色界,色界是光明身,色界的众生的身体的话,他下半身是透明的,他只有上半身显现,是光构成的。但是那种光的话,他……因为色界的生命,他是带有情绪的,他是带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感受的。色界、欲界、无色界,无色界的生命,是一种纯意识态的存在,但是那种意识态,又不是我们的思维意识,他是一种,就是灵魂感知力存在,他是以感知力浮现出来的。

 

但是我说的这种宇宙众生的话,他应该是在感知力和色界交汇的那个地方。感知力和色界交汇,那应该是在无色界的下层,在色界的上层,但是他是脱离了欲界的。这个地方的众生呢,我给你们说一个很形象的啊,就是用羽毛在抚摸你的神经。就是你的神经啊,咱们皮肤之下,手上,不是都有神经吗?把那个神经拨出来,把它挑出来,然后用羽毛,轻轻那个绒毛,去抚摸它,就那种感觉,他是种触乐。

 

那种触乐,但是他本身是具有形态的,他本身具有感知力,他本身能体验到那种非常幸福的、美妙的觉受。而且他们的时间都很长。随便,他们里面,就说是福德最低的那种短命鬼,10亿年,按照人世间的时间算,10亿年。要长的话,正常的话,那个就是多少万亿年,正常的一个往生到那个地方去的。

 

而欲界天呢,就是你离开这个身体了之后,去到欲界的。哎呀,去到欲界的话……因为欲界的时间啊,欲界的时间过得很快,你知道吗?因为欲界,他整个的生命境界低嘛。生命境界低,他就会被境界牵动你的这个灵魂的这种感知力呀,陷入到所感知的具体的这种环境当中去。他就会被构成环境的,这种业力的习气和细念的分别所禁锢。

 

因为境界和境界之间,他一定是要相续的,你知道吗?有相续才会有境界。就像咱们小的时候,看那个有一种小人书,每一页上画一个图像,画得都很接近,你要把它一翻,‘嚓嚓嚓’地一翻,它就变成了连贯的一个图画,是吧?这个叫‘相续’。

 

如果你要是,在我所说的这种色界的上层,到了无色界的低层,那个地方,他相续的习气和业障,他就很浅、很透明、很薄的时候,你内在的感知,透过来的那种灵性的光,跟觉性的智慧,透过你的这个感知,他浮现出来的宇宙啊,他就是接近于那种无色界和色界最上层的,一种纯光的状态。

 

而到了欲界的时候呢,什么叫‘欲界’?体验与认知,称为‘欲’,明白吗?‘欲望’的‘欲’,他不会凭空而来的。我爱咖啡,我爱瓜子,我爱这个女人,我爱那个女人,这个‘爱’,就是人的欲望。这个‘爱’是怎么来的,他不会凭空而来的,他一定是通过认知的经验,以及感受的储存,而聚集而成了对于某种具体名相的执着。就说,看到这个名相了之后,我的内心就会快乐,这个叫‘执着’,知道吗?

 

对于这个名相的快乐的固守,他就变成了有一个固守这个名相的‘我’,人格就浮现出来了。执着心等同于人格,人格就是由不同的执着心,累积而成的。为什么修行者要去除人的执着心呢?因为所有的执着心全部熄灭了,你的人格自我就熄灭了。取而代之的,人格自我一熄灭之后,你的心灵认知,就浮现出来了。心灵认知就是在,应该是在欲界的上层吧,而人格自我一定是在欲界的中下层。

 

如果一个人呢,在活着的时候,带有这个身体,他虽然不修行,但是他确实是,也是对于真神、对于真理很赞叹,并且做了很多弘法的事,这个灵魂,他就是有巨大的功德力的、福报的。他的灵魂离开这具身体之后,就他的灵魂感知力啊,跟他的肉体结合,变成了那种灵魂感受。灵魂感受又与他的六根接触,变成了心灵认知。心灵认知反复取舍六根,变成了对六根摄取信息的,具体化的细念的记忆与概念的时候,就会在心灵认知之上,浮现出来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就是‘执着心’。

 

因为有一个你所执着的东西,就会有一个执着这个东西的你,这个就是执着心。人格等同于执着心,执着心构成了你的具体人格。为什么你的人格,跟别的人格不一样呢?虽然你的人格跟他的人格不一样,但是你们人格背后那个认知,是一样的,一个东西,都是由心灵认知发展出来的意识和感受的自我人格。

 

那么,在你死去的时候,在你这具身体死亡的时候,首先死亡的是你的意识,就是你的记忆会丧失,陷入昏迷,就像你睡过去了一样。意识丧失了,记忆丧失了,这时候你的人格就浮现出来了。你的人格会陷入一种昏迷的、混乱的,一种很焦灼的,就像是发高烧一样的,很闷热的状态。因为你的身体,在经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分解的状态。

 

你的身体会感觉到很沉重,这个是‘地’在分解。‘水’分解的话,就说你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这个就是‘水’,水大分解。一般医院看到你大汗淋漓、小便失禁,就知道你就快死了——进入到四大分解状态了。‘火’,高烧、高热,很焦渴,‘火’,四大的火的因素在分解。‘风’,就是最后,你听到的声音,你感受到的,就是自己呼吸的声音,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四大分解了。

 

‘地水火风’四大一分解,你身体里面经历了这种沉重、失禁、大汗淋漓、高热,最后是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的时候,你的自我,反倒在经历了四大分解,痛苦的过程之后,进入到一种深深的安宁感——自我分解了,这时候你的心灵认知就浮现出来了。你会进入一种深深的安宁感,深深的愉悦感,深深的解脱感,深深的一种安全感。就说你的自我认知分解了,进入到了心灵认知。

 

我前面说过,心灵认知怎么构成的——心灵认知是你的灵魂感知,结合你的肉体细胞构成的。现在你的四大分解了,肉体细胞已经死掉了,心灵认知就又苏醒了。在你的心灵认知苏醒那一瞬间,你的心灵认知背后的灵魂感知力,在那一刹那间就会苏醒过来。”——爱的温暖《灵魂离体后》2025-05-06

 

“圣灵是存在本身。

‘存在’不可能被存在的表现所摧毁所改变。

一切改变的,都是与存在分离的妄想‘小我’。

因此,爱未曾远离一人。

 

因此,一切生命都能够回归圣灵。

圣灵拥抱一切生命。

因为众生与生命从未真正分离。

生命永远不会拒绝任何灵魂的回归。

 

圣灵并非是个体生命,而是生命本质呈现。

完整,是所有分离的根本。

根本,不可能与分离相对。

根本生命,在一切分离的个体之中,

与个体生命一体,却不会被个体生命,

分割了生命整体。

 

在灵魂之中,不受灵魂分离的整体,

就是圣灵的救赎。

只要灵魂,解脱了魂魄的迷幻。

灵的性质就是生命整体,那就是圣灵纯爱之光。”——《曝光隐痛》2022-02-20

 

“当我今天说出这些法义的时候,当我以人,站在人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时候,再和我当神的那个状态一比较,我就知道人类为什么修不上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天堂当中就没有自我。

 

在我大前天苏醒的那个‘光’,那个整体的宇宙意志当中,就没有今天的这个我的存在过。在那个境界当中,看今天的这个我,那个就是生命的耻辱,是生命当中的病变形成了我今天这个癌细胞,你知道吧。天堂当中是没有我的。而天堂本身就没有,光明当中就没有一个‘分别’存在过,天堂之中祂是永恒的,过去和未来在天堂当中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我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修不上去了。为什么呢?他们错误地把现有的这个自己,当成了生命的真实了。天堂中是没有自我的,更不要说法界了,法界连天堂都不存在的。在法界的智慧当中,天堂都是法界智慧的一念错觉而已。

 

天堂都是法界大智慧当中的,智慧的一瞬停顿而形成的光明的幻觉存在,那个是灵性宇宙。而灵性宇宙,是没有个体生命,祂只是生命的存在,祂只是无限、无边、无量的光明的生命存在。在生命当中看个体意识的众生,就像是看癌细胞一样,你是不应该存在,你本身就没有存在过,你现在存在的只是梦境当中的恐惧而已,这个恐惧原本都是无生的,所以说你的生命原本就在天堂当中,是光明一体的,你和神是一体的。

 

而神之上还有智慧,智慧当中看真神啊,在大智慧当中看灵性永恒的那种神啊,那个就是一个笑话,就是给你开个玩笑,不存在的,光明的灵性宇宙也是不存在的。

 

而不被存在描述的,那个却是‘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的如来。那个才是究竟的,不变化的。因为‘祂’不仅无生无灭,而且‘祂’,连无生无灭这样的觉察都没有,‘祂’伴随着无生无灭,却是当下如如不动的,那个叫佛。”——爱的温暖《宽恕法》2023-08-22

 

“天堂的光,第一个感受就是永恒,因为时间消失了;第二个感受是无际,因为空间消失了;第三个感受就是亘古,因为祂从来没有被时间诞生过;第四个感受就是无限,因为祂也不会被空间所局限。祂是永恒的爱,永恒的爱蕴含着永恒的、无尽的平安性。

 

因为有平安,所以才会有爱的接纳;因为有爱的接纳,所以祂熄灭了一切恐惧。因为没有恐惧,没有任何被自我感所约束、所恐吓的境界,所以说天堂当中是容纳了一切个体生命,却熄灭了一切个体生命身心灵当中,自我境界的残留。所以天堂是一个生命,就是你只要苏醒那个感应力,感应力只要进入天堂,就没有自我了。

 

天堂是一个生命,是同一个永恒、无尽、无限、亘古的那种平安的爱,呈现出来无尽的光明和光明不同的形态,那是天堂。那个地方没有忧愁,那个地方没有自我,那个地方没有时间与空间,一切都是圆满的、丰裕的、无限的,一切都是狂喜的、极乐的、完美的,永远不变易,那是天堂。”——爱的温暖《信仰》2024-06-06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上主是爱,上主爱你。” 

 

“我原谅你,我宽恕你。”

 

我包容你,我接纳你。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圆觉经》)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