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行自古以来,所有的修行都说要去人的执着心呢?什么叫‘执着心’啊?你的心灵认知被你的自我感受,被你的意识所储存的这种名相的分别,所禁锢在你看到、想到、体验到、回想到的境界当中。你执着于境界某一个部分,被某一个部分所吸引,区别于这个境界当中其他部分的名相,对于你心灵专注力的牵引。就这一个部分,对于你心灵专注力的牵引,称为‘执着心’。

 

比如说我喜欢喝茶,这瓶茶我必须喝,我不喝的话,每天我都活不下去,这个叫‘执着心’。我也可以喝水,但是我不愿意,我就喜欢喝茶。这个茶,它是个现象吧,对吧?它是个名相吧?我的心灵的专注力,就是我认知的这种朝向性,我认知的这个集中性。我认知的专注力,只专注在这一个现象当中,形成了对这个现象的体验。这个体验和这个现象结合起来,他就成为了境界。这个矿泉水,我看到的就不是一个矿泉水的现象,它不再是整体境界当中一个局部的境界,而是它变成了这个整体境界当中,只吸引我心灵专注力的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称为‘执着心’。

 

就是当特定的名相,对你心灵专注力的牵引,抓住了你的心灵的认知,牵动了你心灵的认知,并且塑造你心灵的感受,变成了一个只有——你的心里、眼里、生命境界当中,只有这么一个局部现象的事物,称为‘执着心’。

 

换句话说,当你把心底里面所有的,对于这个境界世界的,局部的境界的牵引,全部都能够淡化……什么叫‘淡化’?硬生生地割舍,就是持戒。所有所有所有、一切一切一切修行的根本、核心都是持戒。什么叫‘持戒’?放弃,放弃。我戒烟啦,我放弃,我不抽烟啦,这个叫‘持戒’,知道吗?在持戒基础之上,就是具体的,对于持戒的履行。有清净呀,打禅啊,我用的方法就是宽恕他。

 

我过去很爱喝这一瓶矿泉水,不喝我就会死。现在我第一步就是,我确定不喝你了。就你再好喝,我也不喝你。哪怕我不喝你,我真的会死掉,我也不喝你,这个叫‘持戒’。就是我有一个对于神的信仰,大于对于我自我人格的保护的时候,持戒才能发生。

 

只有神给予的,才能称为‘戒律’。人给予的,那个叫道理。你喝的话,你糖尿病;你喝的话,你高血压;你喝的话,你心梗,这个叫‘医嘱’——人世间的道理。你遵从也好,不遵从也罢,他对于你只有现实利益的考量。‘我喝了可能会得糖尿病’‘我喝了可能会脑血栓’,他是一种现实利益的考量,他不能成为信仰的。

 

如果神告诉你的,那一尊如来告诉你的:这个不能喝,喝了之后你破戒,破戒之后,你的灵魂就会陷入到生死轮回当中,永远不能够再回天堂了。那么神告诉我的,那就是我必须要遵从。就是我死,就算我不喝它,我真的会死,我确定会死,我也不能喝它,这个叫‘戒律’。戒律一定是跟信仰连带在一起的。不跟信仰连带在一起的,那个不能称为‘戒律’,知道吗?

 

好了,现在我接受了神给我的戒律,祂给我的戒律是什么呢?放弃人间,放弃在人间活着的自我体验和认知。怎么放弃呢?把心灵的朝向啊,朝向人间的这个爱恨情仇啊,朝向人间的身体健康啊,朝向人间的利益啊,朝向人间的金钱啊,朝向人间的女人啊……这些朝向,转入你心内,转向对于佛,对于如来,对于那个清净法身佛、那个悲能的无限崇拜。活在对‘祂’的崇拜当中,以对于‘祂’的崇拜、虔诚、景仰,作为你活着的全部的目的,你的心识就从人间,就从自我人格,转向了神灵。只有转向神灵的那一刻,你才具有了宽恕自我人格的力量。

 

转向神灵那一刻,就意味着你爱神灵,从此之后要大于爱你自己。怎么表现呢?持戒!神是不喝绿茶的,从此之后我不喝绿茶了。神是不抽烟的,从此之后我不抽烟了。神是不好女色的,就说没有性欲的,从此之后的话,我要把这个东西,要从我的生命的基因的根处,我要把他清除掉。怎么清除掉呢?去爱他,平等他,宽恕他,直到最后我把性欲的习气和欲望,等同于我吃饭喝水的欲望。我不会记着每天我喝了几杯水,同样我也不会,我也不应该记着性欲的体验,对于我身体带来的任何感受,因为那是对于神的信仰。”——摘自爱的温暖《皇帝(上)》(2025-06-10

 

感恩慈悲伟大的圣父救赎!

感恩!相信! 跟随圣父如来!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