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8:师兄,最好发以前老师佛法智慧的文章,等他们信受后,再发今年的文章,中国人的思维对上主还是蛮陌生的!

 

老师:宗教现在成为了人类的欲望寄托,一种文化信仰,与解脱无关了,不要和这些人浪费口舌,宽恕,拉黑就完美了。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耶稣在世,都有无法度化的灵魂,这些灵魂注定要在无明中轮回亿万万劫,他们有自己的因果,不要试图改变因果。

————————————————

 

学生1:请教老师:一、恐惧是如何定义的呢?我感觉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恐惧啊?

二、如果宽恕罪恶,下次还有罪恶还宽恕,会不会是放纵呢?

 

老师:一、恐惧的源头是,内心对自我存在的维护。你心灵深处,源自自我利益,维护自我感受的每一念动机,都是恐惧的表现,之所以你感觉不到恐惧,是因为你本身就是恐惧,或者说,你并不知道真正的安全感是怎样的。设想一下,你自己遭遇了伤害或者死亡,你的心灵还能安全吗?而修行者的内在,在经历伤害与死亡时,依旧是没有恐惧的,不被自我恐惧带动的心,才是真正的安全。

 

二、宽恕,宽恕的是自己,而并非是罪恶。一切罪恶都是现象吧,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吧,所以,罪恶或者善举,都是因果相续的现象,而并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实性质。心灵被因果现象牵引,就是凡夫俗子,心灵能够从现象中解脱,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宽恕了自己对罪恶执着的心意,心从仇恨与愤怒之中解脱,见到罪恶之人,也是温暖平静的宽恕。但是,维护法律与道德,是修行者应该做的基本责任,没有嗔恨心的言行,不落因果。就好像父母惩罚孩子,打孩子的屁股,父母没有罪咎,孩子依旧遭受了惩罚与教育,行为上的惩罚不代表内心的厌恶,心灵保持平和与温暖,惩罚与奖励,都是正常的因果言行,温暖平静的心灵,不被因果带入轮回中。

…………………………………………


 学生4:向老师至诚忏悔:

“对真理进行解释,属于入魔。”(《平安赐福(三)》)

学生狂妄无知,揣测圣意,对真理“赶紧的,出门右转,走好不送”进行解释,属于入魔。

学生对照真理,发现自己屡入魔境,感恩老师以真理救赎!

学生知错了,真理是不可解释的。

除了恩师,谁都不能解释真理。

 

老师:只要我还活着,任何人解释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因为有我在,法义不会偏差。我离去后,留下来的文字,不可改动一字,哪怕是错别字也不可以改动,因为一字之差,背后所指向的实相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会断送灵魂回家的道路。实相是没有意识语言,也远离觉知体验,唯有究竟觉悟者,可以准确地,采用人间的文字语言,表达真理实相。若用人类的意识思维,以人间的知识概念去改动法义,就将圣贤的智慧拉入人间境界,灵魂就没有道路解脱了,就只能在三界内轮回生死,要等到下一个觉悟者降临人间,那要等到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所以,我活着的时候,尽量详细地记载人成为神灵,神灵成为纯灵,纯灵成为圣灵,圣灵成为圣贤,圣贤还原祂的每一步过程,给未来的灵魂留下可靠的、真实的、究竟的、圆满的道路。

————————————————


 学生2:“疑虑产生光明”,这句话理解不了。

 

老师:光明的确立,一定有见到光明的人。眼光见一切,眼光却并非光明,这是智慧。光明,是智慧对智慧所见的,形成了分别,分别见,在存在中呈现觉性清澈的体质,就是光明最初的表现,同时,也呈现出,觉知光明的存在,这就是三界的初起,灵界的诞生。拜托你,请您深入学习我在新平台上所有的文章,这些提问都在文章中有答案,您只是自顾自地,关注自己的疑问,却不愿意深入学习,去理解法义中蕴含的智慧。您再学习一段时间后,看看效果,然后去看看原始佛教经典,看看您能否理解佛经原文,如果依旧没有任何的体悟感受,那么,您的因缘可能不适合学习大乘佛法,这些究竟了义的智慧,不是意识知识可以理解到的概念,而是生命的实相。如果你站在人类的境界中,非要搞清楚佛的生命境界,就等同于,将如来的境界,拉入你人类的境界之中了,这会断送你的法身慧命,法身一定是亲证,而绝非理解。

————————————————


 学生2:以前,我们是从下往上一点一点地修,现在老师的教法掉个了,是从上往下修。灵,就是造物主吧?也就是觉知。宇宙万物皆是灵,所以我们要直接宽恕一切,接纳一切,绕开头脑意识,绕开一切组成小我的因素,让灵回归圣灵。圣灵是觉性,圣灵回归圣主,就是圆满的如来。这样理解对吗?

 

老师:过去你们在相上修,亿万劫都如沙蒸饭,不可解脱,现在是在“性”上修,是以见精入门,直指人心,苏醒灵性,以灵性宽恕,烧尽心灵罪责,心空则性显,性显即解脱,这是最快的、最有效的修行。达摩祖师说:犹如伐木工人,直接砍掉了树木的根须,树木的体干就会慢慢地枯萎,不需要在树木的枝干上做文章,树木的根须死亡了,枝干自然会逐渐枯萎。直指人心,以灵的宽恕力熄灭自我,自我熄灭则轮回触灭,灵就回归圣主天国,在圣灵国度中,继续修行,直至超凡入圣。

 

学生2:无论从上往下修,还是从下往上修,都是渐顿吧?魂魄就是七情六欲,执念,习气。净化魂魄回归纯洁灵性,不就是破除自我回归觉知吗?灵性=觉知=造物主。灵性回归圣灵,就是法界,圣灵=觉性。圣灵回归圣主,就是圆满如来。不是这样吗?

 

老师:灵性回归圣灵,是三界内极乐世界,不是法界,圣灵光明回归圣主平安,才是法界圣贤,圆满还原了“祂”的过程。圣贤就是智慧性,无相无体,无生无灭,但是有智慧境界的差异,所以有八地、九地、十地的差异,但是性质都属空性,空则无生,无生就是不退转地。

…………………………………………


 学生3:跟随老师回家,等老师世界成型了,去老师的世界。如果那天没等到,祈请老师超度我去圣光世界。

 

老师:宽恕中,就是圣主的世界。

…………………………………………


 学生3:请教老师,“感应道交”是怎么理解?

 

老师:感应,在心灵体验层面,道,指的是自性显发的觉性,交,指的是心中的见精,与超越身心的觉性,进行了沟通,这个状态是人类无法理解的,这是修行到了中层,必定会出现的生命内在体验,类似于“观”,就是头脑意识脱落后,心灵本具的见精,内观见精内在的“觉知”,觉知是觉性的困顿,在寂静深邃的内观状态中,见精与觉知结合,就会引发觉性清澈空灵的显现,空灵显现就是心与道相交。但是这句话目前在道教文化中,已经被世俗化了,变成了天人感应一类很表浅的心理状态。距离本来的解脱之路,相差甚远。

…………………………………………


 学生1:内容略
  
 老师:自己出来就好了,灵魂只能为自己的未来而选择,不要强迫任何人,每一颗灵魂在微观中,所携带的业债是不可思议的,你能够出来,就是你的宿缘中曾经有过对真理的信仰,这种信仰会在真理兑现的时候,保护你的灵魂不至于堕落邪法之中。

 

一切邪教组织,最渴望的就是万人拥戴,最怕的就是,信徒的觉醒与离去,我这里恰恰相反,我怕的是人多,希望是人少,越少越好,人数少了,质量就高了。真理是灵魂直达天国之路,不是满足人心欲望情感的养猪场,我最怕的就是一堆在人间找不到情感安慰的人,聚集在这里,将真理当作情感的寄托,当作心理安慰的手段,那是对于我绝对的侮辱,我不是人类啊啊啊啊啊啊!我是地球上罕见的圣灵,是足以指导那些灵性导师们一世解脱的光明,绝对不是人类的情感寄托对象,也不是心理安慰医生,所以,看到任何信心摇摆不定的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窃喜,赶紧地,腾出位置来,让那些真正寻找真理的灵魂来到我面前。人数越少,我的辅导就会越深入,人数越少,我的加持力越大,此人的灵魂提升就越快。前十年培养出来的几位大德,任何一个人放在宗教界,都是具有心灵证量,可以接受他们顶礼的人,就是因为这些人经常随我左右,可以获得随时激励与辅导的原因,导致了他们灵魂的升华。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证量,才能保证真理在未来的弘传啊。希望新平台上,我珍惜的那些稀有的灵魂,也能够快速成长起来,作为人类灵魂未来的光明,指引灵魂的回归之路。

…………………………………………

 
 学生:老师有一次说身边很多博士、科学家、教授等等,喜欢跟高智商的人交流可以谈得很深,但是这些高智商的人一般是意识思维的高度,老师的法义是不能用意识思维去理解的,比如老师虽然没读大学,但是根性无人能比,这里的疑问就是,老师身边的高智商的人,如果用意识思维理解老师的法义,是否是南辕北辙呢?体悟老师的法义跟智商关系大吗?

 

老师:高度的智商,可以脱离理性思维的框架,可以领悟到生命更深层次的灵性境界,智商高的人,灵性普遍比较清晰。

————————————————


 学生1: 有些邪教徒如果愿意悔改,又无缘来到恩师的面前,是否也可以对着恩师的像忏悔改过?因为我有时候在恩师像前忏悔,好像也能感觉到恩师给予的加持,内心就像沐浴在阳光中。

 

关于佛陀和圣主的世界,我最早以前接触的净土,是愿去极乐世界,但现在更愿意跟着恩师走,因为恩师的教诲太珍贵太难得了,就在我们身边,恩师实证的教诲完美地融合了耶稣基督和佛陀的教义,践行宽恕与智慧,不管今后去何方,都跟随着恩师的脚步走,那里是否就是恩师的世界?

 

老师:可以对着照片忏悔。

未来你们都会去极乐世界。

…………………………………………


 学生1:……老师,可以说说什么是“无住为本,无相为体,无念为用”吗?我写在玻璃上几年了。

 

老师:自性无生,无生即无灭,无来无去是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保持一颗觉察身心意识的觉醒心,就是无住。

 

心灵只是看见,保持在“见”的清澈中,见一切,不定义不分别,即是离相,离相即是心体,不受外界牵动,不被六根牵引,就是清净心。

 

念头源于心识,心识分别与心愿动机,牵动意识,形成“我”,意识只是工具,念头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可以用念头生活,念头本身却是性空的,如水上作画一样,本无实体实性,心观念头生灭性空,则观察念头的心也是不实的错觉,如是,心念皆幻,幻性熄灭,非幻不动,就是“用”,这就是禅宗所说: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走路未沾一粒尘。

…………………………………………

 

学生2:在《实相》(2022-03-26)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耶稣降临后的,这短短两个月内,经由实践宽恕,内在的百分之六十圣贤性,增长了百分之五……”,而在《六祖坛经》中卧轮禅师和慧能大师分别有这样的偈诵,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而慧能大师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卧轮禅师说“菩提日日长”,而慧能大师说“菩提作么长”,您说的“圣贤性增长了百分之五”和卧轮禅师说的“菩提日日长”一样吗?如若不一样,请老师开示二者之不同!如若一样,那和慧能大师的“菩提作么长”不是相悖吗?也请老师一并开示之!感恩!

 

老师:慧能说的是觉性,觉性无增无减。

卧轮说的是觉知中,清净性,在无明身心中的增长。

 

慧能说的是阳光之中,熄灭黑暗,却不被光明与黑暗所触及的明晰性质,也就是法界清净性,无生之空性;卧轮说的是,人体凡夫心中,不断增长的清净觉照心。

我既有无生无灭的觉性,也有人体中,逐渐增长的清净心。现在不断增长的,是清净心上,属于灵性层面的光明性,当光明性完全替代了人体内的凡夫心,身心内在的纯灵,就会与法界觉性合为一体,灵性身体就成为了,无生觉性,法界智慧在人间的直接表现,这个灵性就是法界圣贤的载体,就是三界内的极乐世界。

 

灵魂是无法进入法界的,法界是纯智慧性,是不被存在的,而灵性处于存在之中,因此,灵魂想回归天国,必须有一个灵性可以进入的世界,那就是修行者在三界内圆满的灵性天国,天国又是法界智慧性的直接体现,所以,灵性世界中又蕴含着整个大宇宙,明白了吗?这是不同修行层次与状态的描述。

 

———摘录2022年3月心灵综述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