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软件问了一些老师文章中比较常见的部分案例相关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下,因为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这个生存的物质世界,也能对老师的讲法有一定的理解和帮助,因为AI太强大了,逻辑缜密,甚至AI搜索到非常权威的公式用于论证,所以我只节选了结论,方便大家去学习和交流。
一、目前物理学可被实验验证的最微观的物质是什么?
结论:目前物理学实验验证的最微观物质是标准模型中的夸克和轻子(如电子)。它们在现有实验精度下表现为无内部结构的点粒子。任何更小的成分(如弦或前子)仍属于理论假设,尚未被实验证实。未来更高能量的对撞机可能进一步探索这一极限。
二、夸克和电子是否存在生灭?
结论:夸克和电子可以在相互作用中被创造或湮灭,但需满足电荷、轻子数及重子数守恒。它们的生灭通常以成对形式(如粒子-反粒子对)出现,或伴随其他粒子的产生/湮灭以维持守恒定律。这些过程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演化和高能实验中的重要现象。
三、夸克和电子可以在相互作用中被创造到湮灭,这个过程时间是多少?
结论:夸克和电子的生灭过程时间在(10^{-24})(幺秒)至(10^{-21}{秒})(仄秒)量级,属于量子力学与高能物理的极端时间尺度。尽管无法直接观测,但这些数值通过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实验数据(如对撞机结果)高度吻合,是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
(备注:10的负21次方为10万亿分之一即10兆亿分之一,10的负24次方为1万兆亿分之一,通俗的说就是微观粒子夸克生灭时间为1万兆亿分之一)
节选天门开文章《天堂》(2022-09-04):
“世界名相是由能量聚合而成的,而能量体现,是由更微观的能量微粒聚合形成的,在构成宇宙万物的,微观能量微粒层面深入到‘夸克’这个细腻的能量层级时,夸克微粒,在五十万分之一秒内,就会生灭一次,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空间,生存着的这个地球,我们眼睛所见、身体所触、耳朵所听、意识理解到的一切,都处于刹那生灭的状态。
我们认为的‘客观物质现实’根本就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人类,对于‘存在的心意认知’。
量子力学,为人类揭开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相互关联的真相。
宇宙中能量的存在形态,会受到,观察能量者的观测,而表现出不同的物质状态。
换句话说,宇宙世界,身体自我,皆源自于众生心识的‘观测’,我们所见所想、所闻所触的一切‘客观’,皆是心识体验的‘投射’影像。
我们活在心灵的梦境之中。”
节选天门开文章《三法印》(2022-06-07):
“今天,就让我从最基础的,修行者秉持的根基开始,再一次重温‘三法印’的究竟实相。
第一:我们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是由物质能量构成的。
物质能量,是由微观物质微粒构成的。
分子以下是原子,原子之内是电子与质子,更加微观的是中微子,中微子之内还有无限量的微粒存在……
当构成物质表现的能量微粒,微观分解到‘夸克’这个微观粒子的层面时,我们所理解到的宇宙世界,稳定不变的概念,就会被彻底颠覆。
夸克的形态存在,在五十万分之一秒内,就会生灭一次。
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这个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体系,在五十万分之一秒内,就会生灭重组一次。
也就是说,我们认知到的,自我的肉体细胞,我们的思维意识,我们的情感体验,我们的自我感知,我们的主观人格,在五十万分之一秒内,就经历着生灭重组。
事实真相是,我们的肉体,心脏,意识,自我,与我们生活着的家庭,社会,世界,星系,宇宙,处于‘刹那’生灭重组的状态,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主体,一切存在现象,都处于‘刹那’生灭之中。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认定自我是‘真实’的存在?认定世界是‘客观’现实?
这就是‘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
四、目前人类科学能探索到的宇宙物质大概是多少?
可探测物质总量:普通物质仅占宇宙总质能的4.9%。未知领域:暗物质与暗能量占95.1%,其本质仍是现代物理学最大谜题。
技术边界:人类目前仅能通过间接手段推断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存在,直接探测仍需突破性技术。(如更高能级的粒子对撞机,量子引力理论)
五、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简单说明下.
1.本质原因:
测不准原理并非源于测量技术的缺陷,而是量子系统的固有特性:
波粒二象性:粒子同时具有波动性,其位置和动量无法像经典物体一样被确定。
量子叠加态:粒子在未被观测时处于多种可能状态的叠加,测量行为会“坍缩”其状态,导致不确定性。
2.实际意义:
微观世界的边界:测不准原理划定了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分界线,说明微观粒子行为无法用日常经验理解。
技术应用:例如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波动性成像,但分辨率受限于电子的动量不确定性。
量子现象解释:如原子中电子轨道的“模糊性”、量子隧穿效应等。
3.常见误解澄清
不是“测量误差”:即使使用完美仪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因为它是量子世界的本质规律。
不违反因果律:能量-时间不确定性允许短暂的能量不守恒(如虚粒子涨落),但宏观世界仍遵守守恒定律。
4.总结
测不准原理表明,微观粒子的某些属性天生具有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是量子力学的基石,也是量子技术(如量子计算、量子加密)的理论基础。它告诉我们:在微观尺度上,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概率与共存的可能性。
节选《奇迹》讲法(2024-01-05)文字:
“我们人类认识这个宇宙啊,有两种的学术。一种是经典的物理学,它是源自于牛顿,经典物理学。物质,是有它的质量、形态,包括它的运行轨迹的,而这轨迹呢,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对吧?我们可以掌握的物质运行的轨迹规律,把它结合起来,形成了经典物理学。这就是我们用经典物理学的这些公式呀,定义呀,能量的这种守恒啊,等等等等的方程式啊,去探测、推演宇宙的诞生、进化,以至于未来。它一定是建立在物质名相基础之上的,对物质形态和能量质量的未来的预测,是吧?
那么,现在经典物理学上认为呢,人类目前的所知的科技呀,所能够认知到的宇宙的物质,大概是占到了整体宇宙物质的,不到5%吧?另外的,我们把它称为‘暗物质’‘暗能量’,就说我们没有办法检测它,我们没有办法去定义它,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暗能量’。但是我们又通过已知的物质的运行,和已知的能量的运动的这种轨迹,我们推测有一个制约着能量运行的,更庞大的暗物质存在。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量子力学里面讲过的,就说是,这个宇宙啊,他是处于一种测不准的原理。就这个宇宙的实相啊……当然我不是搞物理的,这东西我也是道听途说,看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化的东西,就是我用来叙述一下。
就说是有一只猫,装在一个盒子里面,现在就提出一个问题来:在我们没有打开这个盒盖之前,这个猫在盒子里面,它是生的——它是活着的状态呢,还是已经碰到机关被电死的状态?最后呢,我们就得出个结论,在那个盖子没有打开之前啊,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猫是活着的,还是死亡的,那么它只可能存在着一种状态——生和死叠加的状态,就是生死叠加的状态,它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这个就超出了经典物理学,所能够探测的这种范围,因为在经典物理学认为,猫是一种物质形态嘛,这种物质形态,要么它是活着的,要么它就是死掉的。但是在量子层面,它就不一定了。量子层面的话,就是在打开盖子那一瞬间,这个猫,是活着的状态,还是死了的状态,由我们看到这个猫的人的认知而决定的。就说我们认识到它死了,它就呈现出死的状态;我们认识到它是活着的,它就呈现出活着的状态。
我为什么给你们讲这个事情呢?因为这个‘测不准原理’啊,恰恰是一个修行者呀,在甚深禅定当中的,不定义的时候,那种思量心当中的习气和细念,相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种潜意识状态。
众生的心灵深处的,灵魂背后的思量心,就是人的潜意识状态,就是这种量子力学里面描述的,‘测不准’定义的这种能量叠加的状态。他既是生的,也是死的;他既是流动的,也是静止的;他既是善的,也是恶的;他既是光明的,也是黑暗的。
这个时候呢,就全凭着当事者的灵魂,就是思量心当中泛起的业潮,就是我们说的那种习气和细念,聚合形成的这种思虑,对于思量心境界的定义,而瞬间形成了灵魂所能感知到的道——就是世界,要么是天道,要么是人道,要么是鬼道,要么是畜生道。这个就是一个人生死投胎的一个原理。”
节选《宿业》)讲法(2024-09-11)文字:
“现在不是那个现代物理学,已经触及到量子力学这个领域了嘛。量子力学里面有一个‘测不准’定义嘛,就说是被观察的物质啊,我们所观察到的物质,是受我们主观观测者的主观意愿而变化的。就说是你想、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那个能量就会聚合成为你认为它的形态来。这个叫‘量子力学’,它已经推翻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的这种物理概念了。
换句话说,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真正的世界,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这个是量子力学,探索到的宇宙的物理现象。
可是我告诉你们,能量,我们物理学上认识到的这个宇宙是由……就是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对吧?而物质呢,是能量的聚合形态,对不对?而量子力学认为,能量是受观测能量的人的主观意愿所影响,形成的观测者能看到的能量形态,对吧?这个是量子力学对于能量的定义嘛。
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任何能量都是源自于我们内心深处,那个见到一切的清澈,受到所见到境界内涵的制约,呈现出来了最基本的空间波动的微粒状态,那个是能量的缘起。能量是我们心灵的缘起,是我们的心识分别呈现出来的,能量最微观、最细腻、最原始的那种能量形态。他既是能量微粒,但是他能量微粒的这种形态变化受制于,见精被‘所见’境界制约的这种因果规律,而呈现出来能量的波动性,他会浮现出来空间的差异性。
当空间有了确定,就是当见精呈现出来的清澈,浮现出了空间的确定,那一瞬间,空间的这种确定感,牵引了见精的分别,形成了空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时间。当时间牵引空间,形成了空间的微妙的改变的时候,就浮现出来了空间当中,最原始、最基础、最根本的光线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呈现出来了能量微粒的具体形态。一切能量皆源自于光,明白了吧?
这个就是整个三界六道能量宇宙的由来,一切能量的最根本的源头是光。那个光呢,就是见精投射出来的光,他不是那种见精往上那个天堂的光。天堂的光,一旦进入了见精,见精内由光所派生出来的能量微粒,瞬间就消灭了。”
节选《降临(下)》讲法(2024-08-16)文字:
“我所说的从见精的那个最初的、最原始的‘能见’的清澈,到人类物理学上,科技现在所能认识的,构成宇宙的最根本的那个夸克粒子之间的距离,不是时间单位,而是个空间单位,是以光速作为基础,一秒钟30万(公里)作为基础。那个光速要跑无限劫的时间,才能从见精到了人类夸克的这个粒子的范围之内来。
你们不要想着说是,在人世间啊,三界六道当中众生有解脱轮回、解脱死亡的这种可能性。没有,没有!知道吧?没有‘解脱生死’的这个选项,从来就没有。宇宙从诞生开始,就决定了众生的灵魂,就决定了众生由见精所派生出来的,这种‘能见’的清澈,被‘所见’内涵制约的因果律,所塑造的觉识众生,一定会生生死死被觉识所体验到的微妙的境界,所蒙蔽、所束缚、所牵引、所塑造,形成三界六道不同‘道’的生命。没有‘解脱’的选项,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就是连这种‘可能性’的提起,都是有违因果律的。
‘解脱生死’这个选项,是违背因果律的。进到因果律里面来,就只能在因果律里面循环。因果律是一切有形众生,一切觉识众生的根本。除非有一种情况,只有这一种情况,就是因果律之外的生命,进到因果律里面来,可以改变因果律所呈现出来的三千大千世界,可以改变由见精所派生出来的‘能见’的清澈,被‘所见’内涵制约的,因果法则体现出来的,三界六道的世界的规则和众生心识的无明沉沦。只有神可以,因为神是纯生命,而三界六道是境界生命。
纯生命进到境界生命里面,境界会被消融。境界生命当中的心识分别,会消散在纯澈、安宁、极乐、荣耀的光明当中。纯生命进入了境界世界里面来,境界世界融化在纯生命的无限亘古、永恒的光明之中的时候,随着境界的消散,境界当中的,对境界的取舍、执取、分别而突显的人格自我、众生的灵识自我,也就同时消散了。
灵识自我同时消散的时候,埋葬在觉识众生生命深处的灵性的性质,就会苏醒。随着众生灵性的苏醒,那么非灵性的见精与所见、感知与灵魂、认知与自我、意识与体验,全部都如梦境般消退了。这个‘人’,就在天堂当中醒过来了,这就叫‘救赎’。
但整个过程当中,会伴随着纯生命的无限的智慧和无尽生命力,在人世间,在灵魂三界内,呈现出来无尽的光芒。就纯生命的天堂,在灵魂的感知世界当中,呈现出来的是无尽的光明和无尽的神灵;在人世间呈现出来,就是做人的标准,你没有办法。”
————————————————
个人理解和总结:我节选的也只是部分老师文章提到的关于科学的案例,老师文章中举例数字会存在误差。比如微观粒子生灭时间五十万分之一,AI的回答是1万兆亿分之一,但是整体表达的意思是统一的,就是微观粒子会在极短的时间生灭重组。当然老师不是科学家搞物理的和人类中的记忆大师,人神有别,不能把神拉低到人类塑造中的无所不能的大神。老师是带领我们解脱死亡的真神。老师举例是为了更好地以人类认知理解的范围去了解接近宇宙根本实相,换句话说,这是佛菩萨慈悲众生所现方便。因为老师讲到科技和佛法提到AI,我就又去用了这个软件。确实AI的智商是人类文明的顶尖水平,AI能让人去积累知识,不能解决死亡的问题。解决死亡的唯有神,只有神能救赎灵魂。老师从人修行为神,神圆满为佛,留下的文字是指月之手,如果单纯去理解文字,会因为人类思维的局限存在理解的偏差,这又会走错道路。因为实相是文字无法全部还原的,文字的意义不在于思维理解,在于文字背后携带的生命信息,净化业障,超度灵魂。
顶礼圣贤老师慈悲救赎!